日美貿易摩擦因中國崛起而減弱
2017/01/20
從上世紀50年代~90年代,日本與美國之間頻繁圍繞貿易和外匯等問題出現對立。70年代後半期,日本對美國的彩色電視機和汽車等産品出口急劇擴大,出現了貿易摩擦。之後,美國為擴大對日本的出口,強烈要求日本開放牛肉、橘子、白米和半導體等市場。日本不得不加以應對,採取了自主限制對美出口、構築磋商結構問題等框架、撤銷準入障礙等舉措。
90年代後半期之後,美國的對日貿易逆差出現減少,日美關係的軸心逐漸從摩擦轉為合作。其背景是日本在美國貿易額中所佔比重出現下降,中國的佔比提高。2001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與時任美國總統布希就建立經濟合作夥伴關係達成共識,啟動了投資和放寬限制等廣泛領域的對話。
從在進出口總額中的佔比來看,對日本來説美國是第2大貿易對象國,對美國來説日本是第4大貿易對象國。雖然日美兩國在貿易層面的聯繫緊密,但對於美國來説,佔美國貿易逆差近一半的與中國的貿易問題亟待解決。
日本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也不斷增長,在美國國會,反對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聲音根深蒂固。日美的經濟關係是否將回到曾經的激烈摩擦階段充滿不確定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