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稅措施「直擊」美國農戶

2018/07/09


  中美貿易摩擦直接打擊了美國農戶的利益。原因是中國在對美關稅措施中將大豆和棉花等農産品列為徵稅對象。市場上越來越多觀點認為美國對華出口將減少,大豆期貨價格較近期峰值下跌了近20%。如果在9月起的收穫期之前,大豆價格持續低迷,農戶的收入將減少,對川普的支援可能産生動搖。

 

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大豆農戶

  

  在美國最大的大豆生産州——伊利諾伊州的羅斯維爾,經營1600英畝大豆農場的第三代農場主羅恩·姆阿(音譯)自中美貿易摩擦開始激化的5月下旬以後,每天都憂心忡忡地觀看新聞。他家農場裏種植的大豆有3分之1出口至中國。姆阿感嘆稱,「川普政權的貿易政策前景無法預測,不好制定生産計劃」。

 

  姆阿等大豆農戶的經營並不樂觀。在貿易摩擦全面開啟之前,大豆價格就持續低迷,如果再失去中國客戶,情況將十分嚴峻。如果到了收穫期,大豆價格仍沒有反彈,很可能出現無法回本的情況。此外,因美國限製鋼鋁進口,導致農業機械的價格上漲,農戶有可能破産。

    

  對於出口商而言,中美摩擦也帶來打擊。裝有大豆的輪船在中國港口總是處於等待通關狀態。日本綜合商社丸紅美國法人的糧食部門負責人脊山藤成預測稱,「有些大豆因經銷商的原因無法通關,不得不從中國港口轉售到(歐洲等)其他國家」。因轉售成本增加,出口商將蒙受損失。

   

  美國大豆佔全球出口量的近40%,而全球出口量的60%被中國購買。美國普渡大學發佈估算稱,中國啟動關稅措施會讓美國産大豆的競爭力下滑,對華出口量將比上年度(2016年9月~2017年8月)實際業績減少49~91%。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打擊將達到23億美元。

   

  期貨價格下跌的趨勢還將蔓延到其他農産品。比如,與大豆一樣成為關稅徵收對象的棉花。棉花期貨價格較近期峰值降低10%左右。雖然全美棉花協會強力要求政府避免貿易摩擦,但目前尚未取得成果。與大豆聯動性較高的小麥價格目前也出現明顯下滑。

       

美國西部的大豆農場

    


          

  在美國農産品的主要産地,川普和共和黨的支援者較多,大豆農戶姆阿也是其中之一。大豆價格下滑雖然讓姆阿蒙受重創,但他就川普的強硬貿易姿態表示,「考慮了整個美國的利益」,給予了一定的理解。

  

  即便短期收入減少,但最後川普總統將促成有利於美國的貿易談判。此前這種聲音一直為主流。不過,農業經營深受打擊越來越具有現實意味,風向正逐漸發生轉變。

       

  「有人明確表示,11月的中期選舉不再投共和黨」,一位芝加哥的穀物分析師在內布拉斯加州的演講中感受到了農戶氣氛的變化。全美農戶聯盟的羅傑·強生(音譯)也警告稱,「(貿易戰爭)越是走向長期化,支援者就越會遠離川普總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野毛洋子 芝加哥,宮本岳則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