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可能讓中美「雙輸」

2018/08/24


  中美兩國8月23日起彼此對價值160億美元的進口産品徵收額外關稅。相對於經濟明顯減速的中國,美國以強勁的經濟為後盾,保持著強硬姿態。但貿易戰將通過各種渠道對經濟産生負面影響,美國也將受到沉重打擊,這一點難以避免。對立越是激化,中美經濟連環惡化的風險越會提高,將動搖整個世界。

 

   

  加上7月6日啟動的關稅,美國川普政權以侵犯智慧財産權為由對中國開徵額外關稅的産品達到500億美元。美國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從美國方面來看,徵稅産品僅佔進口整體的1.8%,僅為國內生産總值(GDP)的0.3%。很多觀點認為,徵稅對美國的直接經濟影響可能很輕微。

  

  因減稅效果的支撐,目前的美國經濟保持強勁,川普面對中國堅持強硬姿態。美國4~6月實際增長率按環比年化計算達到4.1%,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最新預測,7~9月仍將保持4.3%的高增長。

     

  但目前美國的高增長是依賴於財政刺激的「超風速」成績。美國經濟增長到2019年夏季將達到整整10年,創出歷史最長紀錄。有觀點指出,屆時減稅效果將減弱,美國經濟將面臨下行壓力。如果美國政府接連對中國徵收額外關稅,反而有可能使自身經濟衰退的時間早日到來。

 

  高關稅導致的進口物價上升會拉高美國企業成本,引發企業經營狀況惡化並導致消費者購物慾望降低。如果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産品徵收額外關稅並啟動汽車關稅,包括對象國的報復在內,將拉低美國增長率0.6個百分點。

 

2017年4月首次舉行首腦會談的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reuters

    

  此外,一旦企業心理開始惡化,設備投資縮小和全球供應鏈崩潰也可能導致生産效率降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析稱,如果把投資減少也計算在內,對美國經濟增長率的拉低程度可能擴大至0.8個百分點。

   


    

  再來看中國。由於削減過剩債務,中國國內的基礎設施投資出現放緩,經濟明顯減速。今後貿易戰爭將帶來進一步打擊。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估算認為,如果中美貿易額減少2成,中國經濟增長率將被拉低3個百分點。考慮到經濟惡化,人民幣和上海股市均大幅下跌。

   

  中國國務院在8月22日的常務會議上強調促進就業穩定。中國領導層將在秋季以後再次擴大此前縮小的基礎設施投資,貨幣政策也將略微放鬆,希望借此防止經濟增長放緩和就業風險。各地此前停止的地鐵建設工程等已經開始重啟。

       

  難以盈利的基礎設施項目是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債務膨脹的主要原因。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債務額已經超過GDP的250%。此前,中國領導層把抑制金融風險作為中國經濟的最重要課題,推進過剩債務的處理。

   

  中國的結構改革是以全球經濟保持穩定為前提,如果因貿易戰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格局出現變動,中國結構改革的基礎將出現動搖。如果中國為刺激經濟,推遲以債務削減為核心的結構改革,將加劇將來長期停滯的風險。

   

  問題是,目前市場很可能發生混亂。儘管人民幣貶值將部分抵消高關稅的影響,但債務問題不受控制將伴隨風險。川普看到人民幣貶值,加強了對中國操縱匯率的批評。匯率問題也在8月22日啟動的中美事務級磋商中成為議題。貿易戰可能引發貨幣戰,引發市場混亂的火種可能越來越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塚節雄 紐約,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