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南韓出口管制啟動,韓企忙囤貨

2019/07/04


  日本政府針對南韓加強半導體材料的出口管制,管制措施從7月4日啟動,日韓兩國企業都在加緊應對。南韓企業對材料進行囤貨,日本材料廠商被迫應對新的審查。此次限制的品種日本佔有很高的市佔率,但南韓政府推出了支援國産化的方針。中期來看有可能影響日本企業的競爭力。

 

  此次的管制對象是作為半導體和螢幕製造材料的光刻膠(Resist)、蝕刻氣體(氟化氫)、氟化聚酰亞胺三種。日本政府此前允許「全面許可」,可一次性完成全部出口手續,但7月4日以後改為每項合同要分別取得單獨許可,額外花費工夫。獲得許可所需時間正常為90天左右,根據企業和品種等情況預計會有一定差異。

 

  根據南韓貿易協會的統計,所涉及的品種1~5月從日本的進口額約1.44億美元。光刻膠和氟化聚酰亞胺超過9成依賴日本。

 

 

  南韓媒體稱,三星電子對涉及品種的庫存為「1~2個月」,SK海力士的相關人士則透露「不到3個月」。為避免工廠停産,兩家企業正忙著進行材料囤貨。SK海力士表示,「我們已請求日本客戶在7月4日前將盡可能多的材料庫存發送過來」。

 

  著眼於事態的長期化,南韓政府明確了推進國産化的方針。7月3日,南韓政府和改革派執政黨「共同民主黨」進行磋商,宣佈了支援材料和製造設備國産化的構想,每年將提供1萬億韓元的預算。


 

  作為對日本的反制措施,南韓正在探討上訴到世界貿易組織(WTO),已經著手進行法律問題的整理等具體作業。南韓外長康京和在7月3日的國會答辯中稱,日本的做法屬於「不合情理且違背常識的措施」。

 

  另一方面,日本材料廠商也在加緊應對。經營光刻膠的東京應化工業表示,「獲取出口許可所需的申報文件額外增多,必須非常小心,不能遺漏」。生産蝕刻氣體的Stella Chemifa透露,「我們也在考慮從新加坡工廠代替出口」。部分企業缺乏關於審查的詳細資訊,還在繼續確認本公司的出貨是否會受影響。

 

  日韓産業界人士均認為,「兩國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技術差距很大」。預計南韓企業短時間內很難從日本以外的地方採購到替代産品,但南韓也可能會舉政企之力推進國産化和替代採購。日本經濟産業相世耕弘成表示,「我們正在關注對日本企業的影響」,但日本經産省也尚未判明未來走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 杉原淳一、後藤宏光、山田健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