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溝通渠道漸窄,對立難以破局

2019/08/29


  日本政府8月28日施行了把南韓從「A組(group A,原白名單國家)」中移除的政令。繼7月實施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後,再次加強出口管理。南韓當天重申了要上訴到世貿組織(WTO)的方針。缺乏對話導致不信感加劇,雙方的對立尚未找到解決的突破口。

   

  基於8月28日施行的政令,日本在出口管理上把南韓作為「B組」來處理。今後面向南韓的出口産品,只要日本經濟産業省認為存在轉為軍用的可能性,都有權要求進行個別審查。在南韓此前所屬的A組中,不存在這樣的限制。

 

南韓總理李洛淵(8月28日,YONHAP-KYODO)

   

  南韓也立即做出反應,當天在總理李洛淵的主持下召開應對日本措施的內閣會議。李洛淵就日本的措施強調,「將毫不猶豫地上訴到WTO」。提出為了把依賴日本的材料、零部件、生産設備實現國産化,將作為特別會計在今後3年裏投入5萬億韓元。

    

  8月28日政令施行後,從日本向南韓的出口並非馬上就得接受審查。只有在出現可疑案件時才被列為審查對象。三菱商事的首席財務官增一行表示,「我們是按實行全面管制的前提進行公司內部檢查」,認為眼下對出口的影響有限。

      

  但如果兩國政府的對立趨於激化,將給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心理蒙上陰影。日本2019年上半年(1~6月)的對韓出口為2.6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1%,進口1.6萬億日元,同比下降7%。來自南韓的訪日遊客在2019年1~7月同比減少了4%。

 

   

  嚴重對立給兩國的經濟蒙上了陰影。但眼下雙方卻缺少對話,看不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南韓要想恢復到A組,作為起點首先要重啟局長級的政策對話。日本經濟産業相世耕弘成在7月12日召開的事務級會議上把南韓破壞事先約定、把會談內容公佈出來當作一個問題。在當前狀況下,出口管理部門就連對話都無從著手。

   

  日韓的談判渠道也正在堵塞。

  

  在南韓政府8月22日決定廢除《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時,有南韓總統府關係人士指出,文在寅總統8月15日的演講中克制了對日強硬姿態,期待日方態度軟化,但日方卻毫無反應。該人士指出,「日本的態度沒有變,沒有回應南韓的外交努力」。

      

  但南韓方面的意圖並未傳達到日本政府。日本外務省高層認為,「球100%在南韓一方」,依舊堅持要求韓方對前勞工訴訟案做出回應的立場。

    

  以往,在水面下的事務級磋商都無法順利進行時,日韓兩國還有政治家之間的渠道發揮作用。這就是福田赳夫和竹下登擔任過會長的超黨派日韓議員聯盟。和政府的外交保持一定距離,以人際關係為突破口來尋找解決辦法。現任會長額賀福志郎也在8月27日和南韓總理李洛淵進行了電話磋商,但尚未找到打破僵局的辦法。

   

  熟悉日韓關係的日本前外交官、平和外交研究所代表美根慶樹指出,「南韓國內不了解日本的人在不斷增加,知日派承受著國內激進輿論的壓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復制,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