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支援本國企業向東盟出口「環境型城市」
2020/12/14
日本政府將支援日本企業在東盟(ASEAN)涉足的智慧城市(環保型城市)業務。計劃通過政府旗下的基礎設施基金的出資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的貸款,設置總額2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7.3億元)的資金框架。將促進與中國和南韓等海外企業的競爭,爭奪東盟的脫碳化需求。
![]() |
日本政府考慮到東盟10國26個城市的智慧城市業務,將推動日本企業參與。包括越南河內和胡志明市、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泰國曼谷、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吉隆坡等主要城市。
計劃年內向26個城市公開徵集智慧城市的策劃方案,力爭明年春季選定支援項目。對於在公開招募中被選中的城市,日本企業將制定基本計劃,或調查可行性。
日本政府旗下的基礎設施基金「海外交通與城市開發事業支援機構(JOIN)」將設置500億日元規模的出資額度。
設想與日本企業和當地企業共同出資,成立拓展智慧城市業務的新公司等方式。
![]() |
三菱商事在印尼雅加達參與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 |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將設置2000億日元規模的信貸額度。對象包括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削減、可再生能源的擴大以及有助於防止大氣和水質污染的業務等。
日本政府希望通過2500億日元規模的資金援助,對抗構成競爭的中國和南韓。南韓進入今年後推出了海外智慧城市業務的一籃子支援措施。有20多個國家應徵,選定了11個國家的項目。
其中6個國家來自東盟。馬來西亞的亞庇(Kota Kinabalu)和寮國的萬象等日本力爭拓展業務的城市也在其中。南韓為了推動獲得海外項目訂單,將建立面向智慧城市的4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億元)規模的基金。
中國也將在馬來西亞參與利用大數據等的智慧城市業務。
日本首相菅義偉提出了2050年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因此,日本政府還希望通過支援東盟的智慧城市項目,加快本國國內産業的脫碳化進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