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價值到底是多少?

2021/03/19


      作為加密資産的代表,比特幣在金融市場的存在感不斷提高。美國特斯拉等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紛紛入局加碼,支付等相關服務也迅速擴大。另一方面,依然有很多觀點指出,存在價格波動劇烈和環境負擔等課題。日本經濟新聞匯總肯定派和否定派的觀點,探討比特幣的價值。

 

      虛擬貨幣市場在2月8日迎來了重大利多。伊隆·馬斯克領導的美國特斯拉宣佈持有15億美元比特幣。比特幣漲勢加強,2月下旬達到5.55~5.9萬美元。總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

  

   

      實際上,在特斯拉之前還有「先驅者」。那就是美國軟體企業微策略(MicroStrategy)。2020年8月首次投資比特幣。後來不斷追加投資,目前股價到2021年2月與2020年7月底相比一度漲至10倍。

 

      為何這兩家企業會去投資比特幣呢?微策略的麥克·塞勒(Michael Saylor)表示,「由於大規模貨幣寬鬆,美元價值下跌,有可能對企業收益造成影響」。作為企業戰略,不想持有現金導致股東價值受損,因此對比特幣投資持肯定態度。

 

      此前,虛擬貨幣投資以個人和對沖基金等短期資金為主。最近除了企業之外,養老金基金和保險公司也開始認為投資虛擬貨幣的需求增加。

 

      2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共僱員養老金基金(CalPERS)將持有的比特幣挖礦企業的股票增持至近7倍。美國大型銀行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2月11日宣佈涉足比特幣的資産管理業務。隨著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長期資金流入的環境正在完善。

 

      個人也對虛擬貨幣和概念股的投資持積極態度。日本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lyer的金光碧認為,「大規模貨幣寬鬆讓人們對美元不信任,這種心理正在推動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的投資」。

 

      在美國,擁有4300萬用戶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即將進行IPO。這是最大比特幣交易所美國Coinbase Global。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的營業利潤達到4億美元,利潤率為32%,高收益十分搶眼。虛擬貨幣漲勢加強的2020年10~12月的營業利潤為2億美元,相比7~9月翻了一番。

  


 

      那麼,比特幣是否會在金融市場作為投資資産固定下來呢?肯定派強調,比特幣正在成為「具有實體的貨幣」,已經不是被諷刺為投機依據的「沒有實體的貨幣」。

  

  

      「不管對虛擬貨幣的看法如何」,2月10日美國萬事達卡(MasterCard)在以這句話為開頭的文章中,表明將引進虛擬貨幣結算,背景是「在結算的世界裏,虛擬貨幣已佔據重要位置」。

  

  

      美國支付平臺貝寶(PayPal)控股宣佈開展比特幣結算業務。預計全球2900萬家店舖將支援比特幣支付。在股票市場,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藤戶則弘等認為,「無法將比特幣歸結為泡沫期的謊花(只開花不結果的花)」。

 

       如果説扣動比特幣上漲扳機的是馬斯克,那麼形成下跌原因的也是馬斯克。

 

       「看起來偏高」,受馬斯克的這條推特影響,比特幣一度較最近創出的最高價下跌1萬美元以上。過去也多次出現過名人的言論導致虛擬貨幣行情劇烈波動的情況。此次的問題在於特斯拉股價也大幅下跌這一點。

 


 

       特斯拉股價和比特幣均由於貨幣寬鬆帶來的「資金過剩」而獲得資金流入,聯動性很強。在比特幣下跌的局面下,特斯拉股價隨之下跌的情況較為突出。原因在於,特斯拉持有鉅額的比特幣,業績風險引發警惕。目前,特斯拉股票和比特幣的聯動性相對減弱,但也有可能再次加強。

 

 

       特斯拉股票對美國股市整體的影響不容小覷。特斯拉是202012月被納入的標普500指數的成份股,總市值排在第7位。認為比特幣暴跌將導致特斯拉股價下跌的警惕感有可能拉低標普500指數。

 

       對於被視為投機的虛擬貨幣的上漲,相關部門也在加強警戒。代表人物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尤其警惕的是比特幣可能作為結算手段被用於洗錢,擔憂成為非法結算的溫床。葉倫表示,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更能「實現快捷安全的交易」,針對比特幣批評稱「作為結算手段,效率非常低下」。

 

       比特幣的低效率性還在其他方面受到批評。例如消耗大量電力等的環境負擔。被視為問題的是開採比特幣(挖礦)這一作業。需要檢驗虛擬貨幣的交易數據是否恰當並進行批准,記錄交易情況。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計算作業,因此大量消費電力和構成電腦的電子零部件,還排放很多二氧化碳。資訊網站Diginomics的統計顯示,每年由於比特幣「挖礦」而消耗的電力與智利整個國家的耗電量相當,電子廢棄物也相當於盧森堡1個國家的量。

 

 

       給環境造成負擔的情況正在向此前支援比特幣的年輕人提出質疑。這是因為環境負擔與同樣受年輕階層重視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價值觀存在衝突。一名自2013年起投資比特幣的加拿大30多歲男性得知挖礦大量耗電的情況後表示「比特幣對社會沒什麼貢獻」,全部賣出。

 

       局部也出現了改善上述情況的動向。日本IIJ旗下的虛擬貨幣兌換公司DeCurret3月起銷售挖礦專用設備,還提出 「與利用水力發電電力的挖礦業者展開合作」(DeCurret的紺野勝彌)的方針。ESG或將成為比特幣投資的新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