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使全球貿易萎縮6500億美元
2013/01/10
![]() |
即使在經濟出現復甦的現在,保護主義政策仍沒廢棄,部分新興經濟體甚至呈愈演愈烈之勢。巴西2011年將進口汽車關稅提高至30%,2012年決定將該政策延長5年。阿根廷2011年引入進口許可制度,限制筆記型電腦、家電和汽車等産品進入國內。俄羅斯也於2012年對進口二手車徵收高額廢車稅。
貿易限制政策達690項
據WTO統計,G20國家在雷曼危機後實行的837項貿易限制措施中,在2012年10月前取消的措施僅佔21%。另一方面,2012年5月至10月又新引入了71項貿易限制措施,目前共有690項保護主義政策。
全球2011年的貿易額(進口數據)為18萬億美元。WTO對各國實行的保護主義按家電和汽車等貿易種類劃分推算受波及領域規模。結果顯示,貿易萎縮額達6500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3.5%,相當於瑞士的國內生産總值(GDP)。
如果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貿易將會停滯,各國的經濟活動將會惡化。1929年全球經濟大恐慌時,各國爭相設置進口限制,致使全球經濟愈發低迷。
訴訟解決糾紛
![]() |
2012年8月,日本與美國共同要求阿根廷撤銷進口限制措施。由於對話沒能達成協定,2012年正式向WTO提起訴訟,最終通過第三方的專家小組審理裁決。
通過WTO解決糾紛對糾正保護主義起到了一定效果,例如,在歐美的WTO訴訟中敗訴的中國,於2013年1月取消稀有金屬出口稅。
不過,裁決需要1~2年的時間,也不是所有的保護主義都能通過訴訟解決。因此,加強各國協商顯得十分必要,例如,促進新興經濟體積極加入自由貿易協定(FTA),通過G20首腦會談等加深糾正保護主義的討論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