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貿易逆差或長期持續

2022/04/21


       日本貿易逆差長期化的風險正在提高。3月的貿易收支逆差4124億日元,連續8個月逆差。2021年度(截至20223月)整體也逆差5.3749萬億日元,自2019年度以來再次出現逆差。在供應制約導致出口復甦遲緩的背景下,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資源價格居高不下。貿易收支容易出現逆差的局面今後很可能會持續下去。

 

       日本財務省420日發佈的2021年度出口額為85.8786萬億日元,比上年度增長23.6%,面向南韓的鋼鐵出口和面向中國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等實現增長。另一方面,進口額因能源價格上升而增長33.3%,增至91.2534萬億日元。原粗油的進口通關單價按日元計價上漲88.8%。貿易逆差額擴大至歷史第4高。

 

 

       從日本內閣府根據貿易統計估算的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出口數量指數(以2015年為100),3月為101.9。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12月(103.1)下降1.2%。

 

       雖然存在日元貶值這一利多因素,但日本的出口並未充分分享疫情後的世界經濟增長。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發佈的世界貿易數量指數20221月比疫情前(201912月)上升9.1%。該指數20204月大幅下降,但後來持續復甦。

 

大阪的貨櫃碼頭(資料圖)

 

       日本的主力産品汽車的出口並未增長。豐田20214月~20222月的出口量為1555千輛,僅比上年同期增長0.5%,基本持平。其他大型車企當中,馬自達為54萬輛,減少1%,日産汽車為21萬輛,減少17%,均表現低迷。

 

       供給仍跟不上需求。由於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流行及難以從東南亞采購零部件,車企無法在日本國內工廠增加生産。豐田9月和10月的國內産量減半,20214月~20222月産量同比減少4%,降至2499千輛。

 

       進入2022年度後,零部件短缺的情況沒有改善。馬自達在日本國內的2家工廠4月受中國防疫封控措施的影響,在總計8天裏停産。

 


 

       豐田也因半導體短缺等原因,把5月的全球産量下調為約75萬輛,比此前的計劃下調約1成。本田的會長倉石誠司表示,「2022年度仍面臨半導體短缺和奧密克戎的一定影響,但預計下半年度迎來改善」。不過,前景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強。

 

       此外,需求層面也存在隱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19日修訂世界經濟展望,把日本2022年的實際增長率調整為3.6%,比1月的上次預測下調0.8個百分點。美國下調0.3個百分點,降至3.7%,歐元區也下調1.1個百分點,降至2.8%。海外經濟復甦遲緩也將影響日本出口。

 

       中國也面臨著下行風險。IMF將增長率預期下調0.4個百分點,降至4.4%。此前出口因汽車電動化需求等而表現強勁的日本工具機企業當中也有聲音表示,「由於中國防疫措施下的混亂,零部件採購和出貨或將受到影響」(大型自動車床企業津上)。

 

       大和綜研的岸川和馬表示,「出口今後或仍將增長乏力。尤其是面向疫情仍在持續的中國的出口,很可能陷入低迷」。實現足以抵消資源價格走高的出口增長並非易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