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出售部分阿里股權,蜜月關係現轉機

2022/08/11


      軟銀集團(SBG)8月10日宣佈,針對利用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的融資,一部分將以阿里巴巴的股權償還。隨著軟銀出售阿里巴巴股權,出資比例將從6月時的23.7%降至14.6%。不再屬於權益法適用公司,將於2022年7~9月計提重估收益等4.6萬億日元。

    

      軟銀集團4~6月通過作為金融衍生品之一的預付遠期合約拿出阿里巴巴股權,籌集了約1.3萬億日元。償還時可選擇支付現金或交付阿里巴巴股權的現貨結算。在出現鉅額最終虧損、業績惡化的背景下,軟銀認為應放手阿里巴巴股權,防止未來現金流出的風險。

    

孫正義在軟銀集團的業績發佈會上(8月8日)

 

       隨著對出資比例低於20%,阿里巴巴不再是軟銀集團的權益法適用公司。在會計規則上,變為與一般持股相同,將重估阿里巴巴股權。預計帳面價值和市價的差額達到約2.4萬億日元,包括清算收益等在內,預計稅前階段收益約4.6萬億日元。

    

      軟銀集團2000年向阿里巴巴出資,作為主要的旗下企業一直對估值提高作出貢獻。由於全球高科技股下跌,軟銀集團的基金投資成績迅速惡化,4~6月出現3.1627萬億日元的最終虧損。軟銀集團認為嚴峻的經營環境將長期化,將加強財務層面的防守。

   

 

      對軟銀集團來説,2000年投資的阿里巴巴是重要資産,一直利用阿里巴巴積極融資,但將優先強化財務狀況。由於市場異變,正在抑制新增投資,一直轉向投資公司的軟銀集團的經營迎來重大轉捩點。

    

      軟銀集團的2022年4~6月合併財報(國際會計準則)連續2個季度出現最終虧損,出現合計逾5萬億日元的鉅額損失。積極投資徒勞無功,轉向加息後的股價下跌對收益造成直接打擊。8月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的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表示,「全都是作為指揮官的我的責任」。

   

      由於此次交易,軟銀集團對阿里巴巴的實際持股比例從6月底的23.7%降至14.6%。阿里巴巴不再是軟銀集團的權益法適用公司。

 

       軟銀集團和阿里巴巴的蜜月關係可追溯至20多年前。2000年,見到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孫正義當即決定投資2000萬美元。隨後,阿里巴巴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EC)企業,2014年在美國上市。

  

       阿里巴巴股權一度佔軟銀集團的持有資産價值的約7成。軟銀集團最大限度利用了阿里巴巴股權的價值上升。具體來説,通過作為金融衍生品之一的預付遠期合約出售阿里巴巴股權的一部分,從金融機構獲得資金。將這些資金用於新增投資和負債的償還。

 


    

        此次軟銀集團放手阿里巴巴股權,是因為受全球高科技股價下跌影響,軟銀集團的業績出現惡化。在推進資産調整的背景下,阿里巴巴股權也不例外。

 

        對軟銀集團來説,此次交易大體上具有2個好處。其一是獲得會計上的收益。隨著此前並未變現的帳面收益的落袋為安,預計軟銀集團2022年7~9月在稅前獲得約4.6萬億日元收益。對同年4~6月出現逾3萬億日元最終虧損的軟銀集團來説,獲得收益的效果明顯。

 

馬雲和孫正義(資料圖)

 

       另一個則是成本削減效果。軟銀集團此次用於預付遠期合約的7成是現股,到期前結算。為此,維持合約之際的利息支付負擔將消失。

 

       軟銀集團表示,作為預付遠期合約的交易對手的金融機構為了防止自身面臨風險,採取了另外的交易,對於此次的現貨結算,「金融機構不需要在市場上出售阿里巴巴股票」。

   

       在享受放出持股的好處的同時,軟銀集團和阿里巴巴的關係的走向面臨不確定性。中國似乎在強化巨大科技企業的管制。由於中美關係冷卻,阿里巴巴在美國股票市場被列為存在下市可能性的股票。

 

        由於政治風險的提高,軟銀集團一直在降低投資對象企業的對中國依賴。此次對阿里巴巴持股的比率下降,對軟銀集團來説,還意味著用於投資活動的資金將減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