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港口罷工,錯失中國春節出口良機
2024/02/02
澳大利亞的港口發生了工人罷工,産生的進出口延遲等影響正在擴大。針對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國在春節期間需求高漲的水果和牛肉,正在出現延遲出貨現象。即使勞資談判達成協定,人工成本上升也會使貿易成本增加,可能導致澳大利亞出口産業競爭力下降。
「錯失了春節前的機會,商品都要爛了」,水果出口商A·S·Bar負責進出口的約瑟夫·塞納(音譯)對此感到頭疼。往年的這個時期,70%的出口都會流向中國,港口罷工使得今年無法出貨。即便出口可以順利進行,也可能會錯過今年中國的春節假期(2月10日至17日)。
罷工發生在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管轄的四個港口,該集團在澳大利亞港口運營中排名第二。海運工會在數年一度的勞資協議修訂時,提出了未來三年工資大幅增長27.5%、增加公司承擔的養老金繳費、增加帶薪休假等300項要求。
![]() |
中國曾限制進口澳洲牛肉(Reuters) |
借著人手不足的背景,工會堅持強硬的立場,公司方面沒有對工會的要求做出回應。從去年10月開始事態轉為罷工。罷工斷斷續續地進行,反覆延長。最新的罷工期限是到2月3日,但有進一步延長的可能性。
DP World總部位於杜拜,在澳大利亞每天處理6200個貨櫃,佔到了全澳大利亞總量的4成。DP World聲稱,由於罷工導致的經濟損失每週高達84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3.97億元)。累計損失金額似乎已經膨脹到1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78億元)的規模。
容易腐爛的生鮮品受損較為嚴重。通常,從澳大利亞的主要港口,如雪梨和墨爾本等地出發的商品會在20天左右運到中國,但由於港口作業停滯,目前出現了2到8周的延遲。
能夠作為替代的方案有限。如果想要改變出口港口,需要卸貨,用卡車運輸,經過檢疫後重新裝載,這會導致額外的工作。如果轉為航空運輸,成本會大幅增加,因此並不現實。目前的情況是只能等待罷工間隙時重新恢復作業。
中國曾經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水果和堅果類佔比曾達40%,牛肉佔比曾達30%。然而,2020年,當時的莫里森政府要求中國進行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從而導致雙方關係惡化。22年勞工黨的阿爾巴尼西政府上台後,雙方關係開始改善。罷工給出口恢復的氣氛潑下冷水。
澳洲肉類工業委員會的負責人也抱怨説,「罷工引發了嚴重的混亂」。即使想要轉向其他公司運營的港口,接收能力也有限。
![]() |
澳大利亞牛肉對中國的出口額在2019年達到了約27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27.63億元),但在2020年成為中國的制裁對象後,出口額在2021年下降到了約17億澳元。中國在2023年12月解除了部分肉類的進口限制,但是罷工直接打擊了澳大利亞牛肉的出口。
葡萄酒的出口也在一部分地方出現延遲。澳大利亞東部的名産地,亨特谷的葡萄酒製造商布魯斯·蒂雷爾(音譯)表示,雖然他在延遲所造成的影響擴大之前就已經出貨了,但是「沒有剩餘的(金錢)轉向航空運輸。不知道會持續多久,很擔心」。
中國在2021年對澳大利亞産葡萄酒徵收了最高218%的關稅。根據澳洲葡萄酒管理局的數據,2019年佔葡萄酒出口總量40%的中國市場在2022年減少到了0.6%。澳大利亞政府在2023年10月宣佈已經同中國就重新商討關稅達成一致,葡萄酒行業正在努力擴大出口。
澳大利亞的食品行業出現擔憂。水果出口商塞納表示,「如果物流混亂長期化,客戶可能會在(其他國家)建立供應鏈」。
即使就港口罷工達成妥協,人工成本上升也會使貿易成本增加,可能導致澳大利亞産品的競爭力下降。在澳大利亞的港口,除了人工成本外,其他成本也在上升。DP World向出口商收取的港口使用費,在過去五年間提高了300%。
負責DP World公關等業務的布萊克·蒂爾尼(音譯)在1月22日的參議院聽證會上解釋説,「國家對於港口的投資不足,需要資金來保證港口的順暢運營。」熟悉供應鏈的墨爾本大學教授邵魯生(Lusheng Shao)承認,「與荷蘭、中國、新加坡的主要港口相比,澳大利亞的港口投資不足。」
導致DP World出現罷工的原因之一是,儘管該公司作為高收益企業,但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相比,工資較低。物流混亂突顯了澳大利亞港口所面臨的問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今橋瑠璃華 雪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