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對東盟投資達到對華的2倍
2013/08/13
![]() |
到2015年,東盟區域內關稅將被取消(日産在印度尼西亞的工廠) |
另一方面,日本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下降18%,僅為4701億日元。去年下半年以來,受中日關係以及中國人工費上漲等因素影響,將投資重心轉向東南亞的日本企業正在增加。
到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將啟動,區域內關稅在原則上將被取消。這吸引了看好東盟經濟增長的日本投資。按行業來看,製造業最為明顯,同時這一趨勢已擴大至金融和零售業等非製造業。
再按投資國來看,日本對印度尼西亞投資規模最大,增長44%,達到2440億日元。日本JFE鋼鐵6月宣佈,將在印度尼西亞啟動汽車鋼板的生産。該公司將投資3億美元建設新廠,並力爭在2016年3月投産。
擁有2億多人口的印度尼西亞作為消費市場已開始受到關注。6月,日本伊藤忠商事攜手Megmilk Snow Brand公司等設立的再制起司工廠已經完工並投入生産。
![]() |
此前,日本企業對東盟投資的約99%集中於印度尼西亞、越南、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6國。而今年1~6月,日本對以上6國以外東盟國家的投資也已擴大至約80億日元,相當於去年同期的2.4倍。這也就是所謂的「泰國+1」的戰略,即將生産基地等從過去大量進駐的泰國轉移到周邊國家。
由於受2011年的泰國洪水災害影響,對於日本企業來説,生産基地的分散需求正在高漲。隨著湄公河流域的物流網不斷完善,從泰國轉而進駐人工費更為低廉的寮國、柬埔寨、緬甸的日本企業正在增加。尼康正在寮國建設數位單反相機新工廠,並計劃10月投入生産。該公司準備將在泰國生産的主力普及機型的一部分工序將轉移到寮國工廠進行生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