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併購「歐洲」?
2013/08/13
![]() |
發展中國家所佔比率達到36.7%,超過曾創歷史新高的2009年的29.6%。發展中國家的凈併購額為1130億美元,僅次於雷曼危機前的2007年和2006年,屬於歷史第3高水準。這體現了金融危機後各國復甦力度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歐洲相繼出現凈併購額為負增長的國家。以凈賣出額為89億美元、高居全球首位的英國為代表,盧森堡、法國、葡萄牙和義大利等國聯袂出現負增長。自調查啟動的1990年以來,歐盟整體首次出現凈賣出。
2012年以歐洲為中心,已開發國家企業向新興市場國家企業出售國外子公司股權的大型案例相繼出現。智利銅業巨頭Codelco公司向英國英美資源集團旗下的智利子公司出資約25%。進入2013年後,中國併購腳步急劇放緩,但去年中國石油化工收購了葡萄牙石油巨頭旗下巴西業務的30%股權。而在流通領域,智利大型企業從法國家樂福收購了哥倫比亞業務。
在各國家和地區中,凈併購額最大的是美國,其次為加拿大、中國和日本。在發展中國家中,智利和馬來西亞排在第7位和第8位,而巴西位列第11位,墨西哥位居第12位。在歐洲,未加入歐盟的瑞士排在第5位,排名最靠前。
(原克彥 日內瓦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