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亞洲出口低迷或成為日本經濟不穩定因素
2014/02/21
![]() |
進口出現膨脹除了日本內需表現堅挺外,還有消費稅增稅前搶先採購的因素。鉅額的貿易逆差則反映出日元貶值和出口萎靡不振。剔除季節因素後的出口額環比減少了3.5%,時隔2個月出現下滑。
日本對其主要出口對象——經濟持續增長的亞洲的出口表現尤為低迷。其中,對泰國和印度的出口額分別減少了6.3%和4.5%,減幅明顯。
泰國政府減少了購車補貼。此外政局混亂導致經濟活動陷入停滯。很多日本汽車廠商將生産基地設在泰國。泰國國內的汽車市場上,日本車企也握有90%的份額。因此,泰國的經濟減速很容易導致日本汽車零部件等相關産品的出口下滑。
面向中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3.1%。去年11月和12月分別增長了30%以上。受1月底春節因素影響增長出現放緩。進軍中國市場的日本汽車廠商在中國國內的零部件採購率高達90%左右,因此日本對華出口很難出現增長。
從之前日元處於升值階段起,日本生廠商就紛紛在中國等海外擴大當地生産的規模。在這樣的結構下,即便海外國家的經濟出現增長也很難帶動日本出口增加。此次日元貶值後,企業也不可能迅速地將生産基地再搬回日本國內。
此外,在一些領域,日本製造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出現下降。特別是智慧手機等資訊通信器械方面,日本廠商陷入了苦戰。很多觀點認為這也是日本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需的前景將對2014年的日本經濟産生重要影響。外需對日本實際增長率的貢獻率到去年10至12月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為負0.5個百分點。4月消費稅增稅後消費將暫時下滑,如果外需不能增加,日本的景氣恢復將難以持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