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客機墜毀一週 真相仍是謎
2014/07/24
![]() |
烏克蘭政府斷言是親俄派擊落了馬航飛機,並正在東部各地加強攻勢。據烏克蘭媒體報道,20日以後烏克蘭開始推進對親俄派據點的頓內次克的包圍行動,並相繼奪回了一些周邊地區。23日烏克蘭政府表示,從親俄派手中奪回了頓內次克機場附近地區。
在MH17墜落的現場,22日馬來西亞等的人員開始了飛機殘骸等的搜索和收集工作。預計調查真相的工作將由本國公民傷亡最大的荷蘭政府主導。根據荷蘭政府的要求,飛機的黑盒子將由英國交通部負責進行分析工作。23日,黑盒子已經運抵英國。
歐美主張是親俄派擊落了馬航飛機。調查的焦點是能在多大程度上證明這一點。美國情報部門相關人士7月22日指出,親俄派將馬航飛機誤以為烏克蘭軍機而擊落的可能性很大。
另一方面,俄羅斯國防部7月21日指出,馬航飛機墜毀前在頓內次克上空偏離客機正常航線最遠達14公里。暗示當時正處於很容易被誤以為非民航客機的狀態。認為客機進入了烏克蘭防空部隊的射程之內,有可能受到了烏克蘭軍隊的攻擊。
究竟是哪種武器擊落了客機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美國認為使用的是前蘇聯生産的SA-11「山毛櫸」地對空導彈,而且受過嚴格訓練的俄羅斯軍方人員參與了這一事件。而俄羅斯國防部則認為無法否認烏克蘭戰鬥機用空對空導彈擊落客機的可能性。
據俄羅斯空軍負責防空的前司令官透露,通過分析導彈碎片和客機殘骸,確定所使用的武器並不困難。判斷哪一方擁有這種導彈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但為此需要俄羅斯和烏克蘭公開軍事情報,雙方是否同意還不得而知。還有報導稱,親俄派已經在墜機現場拿走了機身殘骸等物證。
但許多觀點認為,即便是國際調查團給出了罪犯很可能是親俄派的結論,政治上將因此受到很大打擊的俄羅斯也不會接受。美國國務卿克里等指出俄羅斯參與了此事,這一點也很難得到證明。美國情報部門相關人士7月22日表示「尚未獲得俄羅斯直接參與這一事件的證據」。
(田中孝幸 莫斯科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