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之父:日本侵略的事實無法改變

2014/09/23


      據稱本年度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只向中國派出一名青年海外協力隊員。

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已故)
       日本從1986年開始向中國派遣青年海外協力隊員,以日語教師為中心,累計共派遣了約800人。2006年度派出的人數最多,達42人。人數出現銳減的原因在於2010年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海域發生了撞船事件。

        日本向外派遣協力隊員是對方國家先提出請求。「中國政府當初對接受協力隊持消極態度」,1982年赴北京擔任JICA(當時為國際協力事業團)首任事務所所長的八島繼男這樣回憶。八島稱:「中國政府覺得志願者的協力隊的技術水準不行」。

        但八島堅信「派遣協力隊有助於促進中日友好」。八島多次前往中方的負責部門與中方交涉。中國政府終於在1984年秋季表示「希望接受協力隊」。

        85年10月,中日兩國就派遣協力隊達成共識。日方出席當時簽字儀式的是當時的日本外相安倍晉太郎,也就是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父親。

        安倍晉太郎似乎對向中國派遣協力隊一事熱情滿滿。在同年7月召開的中日定期部長級會議上,安倍晉太郎表示將積極向中方派遣協力隊。

       82~86年在中曾根內閣擔任日本外長的安倍晉太郎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並不覺得安倍晉太郎是帶著決心和信念來到中國的,也不記得他説過的話」。晉太郎訪華時的日本駐中國大使中江要介這樣形容晉太郎,這著實令人有些意外。

        安倍晉太郎在結束北京之行訪問上海時,預定的行程因大雨取消了。當時中江建議在市內考察一下,而安倍晉太郎卻回答「打麻將,打麻將」,便和隨行記者團在酒店裏打了一整天麻將。(出自《亞洲外交 動與靜》)

        是安倍晉太郎不重視中日關係嗎?專門研究日本外交史的北海學園大學的若月秀和教授表示「與其説晉太郎不重視與中國的關係,倒不如説是把精力放在了改善與優先度更高一些的美國和蘇聯的關係上」。

        當時,日本外交面臨的首要課題是與美國的經濟摩擦和與蘇聯的北方領土問題。當時與中國之間,除了靖國神社等問題外,總體上關係十分融洽。晉太郎似乎認為沒必要在中日關係上投入太多精力。

        另外,眾所週知中曾根康弘與胡耀邦關係匪淺。晉太郎的競爭對手竹下登逐漸繼承了前首相田中角榮積累的對華人脈。「在中日關係方面,需要晉太郎露面的場合很少」(若月)。

        所以,認為安倍晉太郎不關心中國的想法似乎是錯誤的。在晉太郎去世的前一年(1990年),安倍晉太郎在與曾經是《每日新聞》記者的田中洋之助談話時曾這樣談及中國。

         「日本侵略(中國)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因此必須以尊重歷史的姿態處理日中關係」。(出自《通往新世紀的橋樑》)

        在過去4分之1個世紀後的今天。晉太郎之子安倍晉三將摸索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以改善中日關係。安倍應該如何面對中國?希望安倍不要忘記父親説過的話。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政治部副部長 高橋哲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