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圍剿」原産中國等的墨胸胡蜂
2014/10/11
![]() |
墨胸胡蜂正在襲擊普通蜜蜂(九州大學上野高敏準教授供圖) |
墨胸胡蜂原産于中國和東南亞等地。有分析認為,這種昆蟲混在來自南韓的貨物中進入了對馬島。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大,附著在貨物上侵入日本的外來昆蟲正在增多。例如帶有毒性的紅背蜘蛛以及趕走原有螞蟻、並對農作物造成損害的阿根廷螞蟻等由於防治對策不及時,棲息範圍已經擴大至日本各地。
墨胸胡蜂體長2~3釐米,頭胸黑色,腹部紅色。習性為捕食蜜蜂等昆蟲,對養蜂業和生態系統的影響令人擔憂。墨胸胡蜂繁殖力強,在歐洲分佈區域出現了迅速擴大。而在南韓,在進入貿易港口釜山之後,也呈爆發式增長。在城市地區的居民樓等處築巢,甚至有人被蟄身亡。
在日本國內,2012年在對馬市首次發現了工蜂,2013年以對馬上島為中心,發現了56個蜂巢。通過DNA分析,發現日本的黑胸胡蜂與中國和南韓的墨胸胡蜂屬於相同種類。
外來昆蟲對生態系統造成損害的案例正在增加。例如,作為日本文學中冬季代表性事物的蓑蛾由於來自中國的寄生蠅的影響,數量銳減,山口縣等日本西部的地方政府已經將其指定為瀕危物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