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協商用「八百漢字」加強交流
2014/12/01
![]() |
曾參與共同漢字選定的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所教授阿辻哲次表示,「星」、「力」等808個字的大部分在3個國家具有相同的意義和字形。不過也存在字形相同而含義不同的漢字,例如日語中意為奔跑的「走」字在中國意為「行走」。4月的東北亞名人會提議將這些漢字用於城市的標識,或用於學校的書法課程等。
當日,下村向中韓兩國的部長等人提議積極利用作為共同文化的漢字,並展開了討論。
三國文化部長會議選擇日本新潟市、中國青島市和南韓清州市3個城市作為2015年的「東次文化城市」。發表的共同聲明納入了相互派遣年輕藝術家以及為打擊侵害著作權的盜版行為而加強相關法規等內容。
與此同時,關於下村在29日的會談中要求南韓歸還長崎縣對馬市被盜的2尊佛像,對此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長金鐘德在30日的記者發佈會上表示,「將遵守南韓司法部的判斷」,表達了等待南韓司法當局作出判斷的想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