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反腐遇沒人舉報尷尬
2014/12/24
11月,胡志明市的日本商工會(JBAH)向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提出了海關等要求非法回扣已經「常態化」的問題。作為解決對策,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首次公開了海關、港口、稅務等部門的局長、部長和課長級官員的約20個電話號碼,並表示「遇到問題請隨時聯繫」。
日本商工會隨後將電話號碼通知了作為會員的730家日本企業,形成了事實上的熱線。但截至11月下旬,舉報仍然為零。日本商工會的負責人也滿懷期待地表示:「雖然害怕遭到報復很難實際進行舉報,但存在隨時都能舉報違法行為的窗口本身也是對違法行為的一種威懾」。
在越南,2014年熱線相繼開通。3月,日本鐵路顧問公司接到了來自越南等3國的有關政府開發援助(ODA)項目的訂單,但之後該公司曾向高官支付總額約1億6千萬日元回扣的問題遭到曝光。為此,越南交通運輸部在隨後開通了收集資訊的熱線。
2015年底,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經濟共同體將啟動,加之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在關鍵性談判中如果取得實質成果,跨境業務將日趨活躍,各國公務員遵守法律的必要性也將隨之提高。越南設置相關熱線意在應對這種局面。
不過在越南,認為賄賂屬於壞行為的意識很低。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等的調查,越南國民的44%回答稱,在政府部門工作,就需要有行賄。而關於「在公立醫院就診」,有40%受訪者稱需要行賄。一位越南男性公司職員表示:「如果行賄能夠獲得好結果就要花錢。而且公務員工資很低,沒有賄賂就難以生活,這也是問題」。
據監督各國貪腐情況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總部位於柏林)的調查,越南的清廉指數在被列為調查對象的175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排在第119位。
(富山篤 河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