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時會談是如何迎來曙光的
2015/02/13
![]() |
舉行會談的4國首腦(TASS-KYODO) |
據談判相關人士表示,俄羅斯直到最後仍堅持主張2項要求。第1項要求是向親俄派地區賦予更加廣泛的自治權。其意圖是想中長期在烏克蘭東部維持「親俄派的自治地區」。由此透露的意圖不僅是保護俄羅斯裔居民的權利,而且將通過親俄派地區發揮影響力,阻止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第2項要求是在烏克蘭政府軍和親俄派控制地區間劃定邊界的問題。親俄派進入1月後轉為攻勢,擴大了控制地區。親俄派高官12日上午提出新要求,要將已被政府軍包圍的戰略要地——德巴爾切夫納入親俄派地區。而俄羅斯也被認為對親俄派的要求表示了理解。據報導稱,親俄派曾一度拒絕簽署協議文件。
而在此緊要關頭,拯救談判的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歐蘭德。在親俄派拒絕簽署文件之後,2人舉行單獨會談。之後,將俄羅斯總統普丁叫入會議室,要求其説服親俄派。
最後,親俄派代表也同意簽署文件,但並未舉行協議文件的簽署儀式。4國首腦也沒有召開共同新聞發佈會。在記者會現場露面的梅克爾和歐蘭德兩人則相互攜手,稱停戰協議帶來了「些許希望」(梅克爾)。
而單獨舉行記者會的普丁語氣平淡地表示:「在我的人生中,這是一個稱不上很好的夜晚」。
(石川陽平 明斯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