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稱中國是海洋塑膠垃圾最大來源國
2015/02/13
報告指出,塑膠垃圾在海浪等的反覆拍打之下將變成細小的碎片,海洋生物將會吞食這些碎片,因此可能通過食物鏈對人和生態系統産生消極影響。報告認為原因在於不恰當的處理,該團隊建議「應擴大生産者的責任」。
該團隊以臨海的192個國家和地區為對象進行了分析。根據2010年沿海50公里以內的人口密度、每人平均廢棄物排放量、廢棄物含有塑膠的比例、廢棄處理不恰當的比例等數據,估算了每年進入海洋的塑膠垃圾量。
報告稱排在第1位的中國每年産生多達132萬~353萬噸的海洋塑膠垃圾,第2位是印度尼西亞,為48萬~129萬噸,而第3位是菲律賓,為28萬~75萬噸。排在前列的國家均人口眾多,回收利用、焚燒和填埋等廢棄處理滯後。該團隊認為,如果將不恰當廢棄處理數量減少一半,到2025年,有望使進入海洋的塑膠減少40%。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