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態度為何如此強硬?
2015/03/16
![]() |
2月在果敢地區警戒的緬甸政府軍(AP) |
據中國媒體報道,13日,被認為正與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交戰的緬甸政府軍飛機發射的3枚炮彈落入與果敢地區接壤的中國雲南省臨滄市。導致農民等4人死亡,9人受傷。在2月以後的一系列戰鬥中,這被認為是首次導致中國人死亡。
中國外交部同一天晚間召見緬甸大使,表示了抗議,敦促緬甸確保邊境地帶的安全和穩定。據中央電視臺報道,中國駐緬甸大使楊厚蘭3月14日在奈比多先後與緬甸副總統賽茂康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大將舉行會談,提出了嚴重抗議。
另一方面,到目前為止持續報道果敢局勢的緬甸國營媒體針對這一事件則保持了沉默。
不少觀點認為,此次導致中國人傷亡,是在掃蕩作戰中發生的偶發性事件。不過,圍繞果敢局勢,兩國關係的糾紛很有可能長期化。這是因為在緬甸國內,反華情緒不斷高漲,在這種背景下,著眼於今年秋季舉行的大選,苦苦爭取民眾支援的政府軍係執政黨政權越來越難以採取軟化姿態。
政府軍指揮官於2月下旬罕見地舉行了記者會,表示中國退伍士兵參加了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緬甸媒體一齊報道了這一説法,在緬甸國內,越來越多觀點懷疑中國政府有組織地支援了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緬甸總統吳登盛在戰鬥發生後,激勵政府軍稱「不允許失去一寸領土」。
在緬甸國民之間,對政府軍的支援也在擴大。在軍政時代,作為壓制民主化運動的存在,政府軍的聲望並不高,但隨著國營媒體連日來報道前線士兵的犧牲,「親政府軍的感情」出現高漲。在市民的社交網站上,充滿支援政府軍的帖子,甚至連對政府軍持批評態度的民間媒體也刊登了為受傷士兵募捐撫慰金的廣告等。
緬甸將在今年秋季舉行大選。繼承軍政衣缽的現政權的執政黨——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SDP)和翁山蘇姬領導的最大在野黨全國民主聯盟(NLD)預計將展開激戰。被指處於劣勢地位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希望將政府軍的聲望化為東風。在反華情緒高漲的背景下,如果顯示出和解姿態,有可能失去國民的支援。
(松井基一 仰光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