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亞投行出資或在40%左右
2015/03/25
![]() |
關於1千億美元的資本金,參加各國將圍繞(1)亞洲國家出資750億美元;(2)亞洲以外國家出資250億美元——的出資比例提案進行調整。各國的出資比例原則上將由經濟規模決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2個數據,即通常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和基於「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對34個參加意願國的出資比例進行了推算。
結果顯示,中國方面,按普通的GDP計算將出資40%以上,而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將出資35%以上,出資比例很可能排在第一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出資比例有所降低是因為,印度方面,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情況下出資比例將大大高於按普通GDP計算的情況。預計英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歐洲大國」的出資比例均將低於10%。
一方面,假設日本加入亞投行,中國的出資比例將有所降低。不過,不論是按普通的GDP計算還是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日本的出資比例僅為10%左右,中國仍將確保30%以上的出資比例。
對於亞投行,日本指出了決策過程不透明和不確定能否構築考慮環境因素的融資標準等問題。實際上,亞投行將不設常任理事會,第一任行長預計將由中國的原財政部副部長金立群擔任。可以説亞投行是一個處於中國的影響力之下,事務局擁有巨大許可權的國際機構。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3月20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多邊開發銀行,亞投行在治理結構、環境和社會保障政策方面將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開發銀行通行的經驗和好的方法,同時也要避免其走過的彎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更好地為成員國服務」。雖然中國並不拘泥於出資一半以上,但預計其將維持強大的影響力,靈活地運營亞投行。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