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蘇姬訪華是一把雙刃劍

2015/06/11


    緬甸最大在野黨「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主席翁山蘇姬此次訪華的目的是瞄準2015年秋季的緬甸大選,向內外表明即使大選後民盟掌握政權也能與中國維持良好外交關係。不過,在緬甸民主化後,民眾對中國影響該國經濟的反感正在加強,如果弄錯與中國的距離感,有可能招致支援階層的背離。

       緬甸執政黨10日向國會提交了憲法修正案,不承認翁山蘇姬參選總統的資格。雖然翁山蘇姬當選緬甸總統的較為困難,但是其領導的民盟奪取政權的可能性卻較高。翁山蘇姬已完成對日本、泰國和印度等亞洲主要國家的出訪,在這種情況下,翁山蘇姬似乎認為如果繼續推遲訪華,有可能加劇中國政府的不信任感。因此做出了此次訪華的決定。

  不過,一直支援翁山蘇姬的民主化運動的歐美各國也很有可能對其接近中國感到不快。同時,翁山蘇姬的訪華還有可能招致支援其的地方選民的不滿。

      一方面,吳登盛政權正在靜觀事態變化。緬甸國營媒體並未報道翁山蘇姬訪華一事。對於中國來説,近年來緬甸在能源方面的重要性正在加強,例如將開始利用經由緬甸的管線進口石油天然氣。

      有分析認為,緬甸政府看穿了翁山蘇姬儘量避免過度接近中國,作為目前緬甸外交基礎的「擺脫對中國依賴」戰略不會發生改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仰光 松井 基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