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各國和地區的男女平均壽命
2015/07/31
![]() |
關於日本人平均壽命出現增長的主要原因,日本厚生勞動省分析稱:「(主要是因為)癌症、心臟病、肺炎和腦中風等疾病導致的死亡率出現下降。」厚生勞動省的相關負責人同時指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今後平均壽命仍有延長的餘地。」
二戰後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幾乎一直在增長,女性和男性分別在1984年、2013年首次突破80歲。和2013年相比,2014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延長了0.22歲,男性延長了0.29歲,男女的平均壽命差為6.33歲。男女的平均壽命差在2003年曾達到峰值的6.97歲,之後開始緩慢縮小。
和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相比,2014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稍高於香港的86.75歲,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一。男性僅次於香港的81.17歲、冰島的80.8歲(2013年),與瑞士和新加坡並居第3。
據厚生勞動省推算,日本2014年出生的嬰兒,能夠活到75歲的人所佔比例方面,女性佔87.3%,男性佔74.1%。能活到90歲的女性佔48.3%,男性佔24.2%。
日本2014年出生的人將來因癌症、心臟病和腦中風而死亡的概率方面,女性為47.8%,男性為52.2%。據推算如果沒有因上述疾病而死亡的人,女性的平均壽命將延長6.02歲,男性將延長7.28歲。
除了平均壽命外,厚生勞動省還推算出了顯示人們能夠維持良好日常生活功能的年限的「健康壽命」。結果顯示,2013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健康壽命為74.21歲,男性為71.19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