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打亂泰國軍政府計劃

2015/08/18


  亞洲重要城市泰國曼谷發生大規模爆炸事件,有可能遭受了恐怖襲擊。2014年5月,軍隊發動軍事政變掌握國家全部權力。在軍政府的領導下,首都治安曾保持穩定,但突如其來的恐怖襲擊打破了暫時的平靜。有希望在2016年秋季舉行的大選和恢復民政的時間有可能推遲。此外,一直緩慢復甦的泰國經濟也難逃影響。

爆炸現場拉起了警戒線(8月17日,泰國曼谷,getty-kyodo)
  8月17日下午7點(北京時間下午8點)左右,曼谷鬧市區拉差帕頌(Ratchaprasong)地區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周圍道路很快被封鎖,響著刺耳警報聲的急救車來來往往。爆炸發生不久,現場就聚集了大量警察、媒體和圍觀群眾等,四週一片混亂。

  對於陸軍司令出身的臨時總理巴育領導的軍政府來説,這簡直是突如其來的打擊。泰國最近約10年來,前總理戴克辛派和反對派的對立日趨加深,街頭遊行不斷發生。軍方通過2006年和2014年2次軍事政變,驅逐了戴克辛派政權,實現了政局的穩定。

  即使軍政府徹底取締了政治集會和禁止批評政府,戴克辛派和反對派的對立仍然愈演愈烈,泰國最南部追求獨立的伊斯蘭武裝勢力不斷發動恐怖襲擊。但是,此前未曾發生過在首都中心導致多人死亡的恐怖襲擊事件。

  歐盟各國向泰國軍政府施加壓力,敦促其儘快恢復民政。但是泰國國內很多民眾對於軍事政變後的穩定治安給予積極評價,恢復日常的平穩生活被認為是軍政府的最大成果。

  對於出口和國內消費疲軟的泰國經濟來説,旅遊業是為數不多的增長領域。首都市中心發生的此次恐怖襲擊必將對旅遊業造成沉重打擊。

  截至8月17日深夜,仍沒有組織聲稱對此次事件負責,犯罪組織的情況和政治意圖仍不明確。

  爆炸現場是2010年戴克辛派、2014年反戴克辛派的遊行隊伍分別提出打倒敵對政權並長期間佔據的地點。同時靠近泰國國家警察總部,不可否認襲擊具有政治動機的可能性。

  作為恢復民政的前提,泰國新憲法的制定工作迎來了關鍵階段。處在軍政府控制下的憲法起草委員會將於8月22日發佈最終草案,9月上旬由主導國內改革的國家改革委員會進行表決。如果草案獲得通過,2015年初將舉行全民公投。如果新憲法得到國民的支援,預定2015年9月之前舉行大選。

  在政局發展節點上發生了此次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泰國的一系列計劃被打亂。同時,泰國軍政府為維持治安,有可能動用強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谷洋司 曼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