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總統特使:將從「一帶一路」受益

2015/12/29


      阿富汗總統特使艾哈邁德·齊亞·馬蘇德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對於12月內重啟與反政府組織塔利班的和平談判表示了期待,同時要求中美兩國提供外交支援。此外,還表示中國對於阿富汗和周邊國家的穩定「能夠在外交和經濟方面承擔巨大作用」,強調了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構想」的想法。

阿富汗總統特使 馬蘇德
      馬蘇德指出,12月9日阿富汗政府與巴基斯坦政府「就力爭重啟與塔利班的和平談判達成了共識」。對於2015年內舉行磋商顯示出期待。關於政府軍與塔利班的武裝衝突仍在持續的阿富汗局勢,擁有與塔利班溝通窗口的鄰國巴基斯坦2015年7月上旬安排了由當事雙方參加的首次直接和談。中美相關人士也出席了會議,討論了和解的舉措,但此後的第2次會議遭到推遲。

  馬蘇德表示,在政治上容易出現對立的中國和美國顯示出在推動阿富汗穩定方面攜手提供幫助的姿態。尤其在提及中國時表示,「對巴基斯坦具有影響力,能夠明顯促進和談進程」,期待中國發揮外交手腕。

  在提及美國時,馬蘇德指出,美國是阿富汗的最大援助國,在安全保障方面,通過訓練士兵和擴充裝備,在加強陸海軍方面做出了貢獻。不過,在經濟開發方面,他提出要求稱,美方雖然在學校和診所建設等公共部門作出巨大貢獻,但「在能帶來就業的經濟方面,並未積極涉足具有明顯效果的項目」。

  另一方面,在提及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構想」時馬蘇德評價稱,這一構想蘊藏著讓遠東、南亞、中亞到波斯灣沿岸等廣大地區的國家明顯受益、實現政局穩定的可能性。在高速公路、鐵路建設和新城市建設等各國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阿富汗「將成為連接相關地區的十字路口,有望因此受益」,顯示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構想的姿態。

  與阿富汗西部接壤的伊朗有望被歐美解除經濟制裁,馬蘇德表示在這一情況下,「(阿富汗)與伊朗的貿易額迅速擴大,開始超過對巴基斯坦貿易」。認為對於從亞洲至中東的地區連成一體實現增長,解除對伊制裁將是利多因素。

  馬蘇德指出,阿富汗的稀有金屬、銅和黃金等儲量被認為達到1萬億美元的規模,具有「豐富的礦物資源」。顯示出以礦業為武器激活産業的想法。中國近年來在銅領域涉足了開發項目,他表示中國「為進行開採和生産,已進入準備階段」,在此基礎上表示,對於日本進軍礦産業務,「表示期待,同時希望(為實現)提供幫助」。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中西俊裕

      馬蘇德:曾擔任駐俄羅斯大使等職務,2004~2009年在卡爾扎伊政權擔任第一副總統。自2014年起擔任現職。是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的抵抗運動領導人、已故馬蘇德將軍的弟弟。現年59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