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落伍的氫彈」能否達到目的?
2016/01/12
落伍的氫彈
在世界上最先取得氫彈爆炸試驗成功的是美國。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展開了與蘇聯的激烈核武器開發競爭,為了獲得更加強有力的武器,1950年代初期開發並部署了被稱為「Mk14」的最初的氫彈。爆炸當量被認為最大達到7000千噸,相當於鈽型核炸彈「Mk3」(最大49千噸)的約140倍。「Mk3」是美國1945年7月在美國國內實施人類首次核爆炸試驗後投向日本長崎的原子彈。
![]() |
金正恩(YONHAP-KYODO) |
不過,隨後氫彈被排除在各國的核戰力體系核心之外。最初,美蘇開發氫彈的目的是使之成為一舉毀滅對方城市地區等重要戰略目標的手段。但是,後來作為投送手段,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得到了提高。由於無需再依賴巨大爆炸規模等原因,各國開始放棄將氫彈配備於導彈。
目前,美軍似乎正在發展與導彈不同,準備了只在可在投下之前可停止的遠端轟炸機攜帶氫彈。但是,在現實中使用的可能性極低。
最近,開始有專家預測稱,俄羅斯軍隊可能正在開發將氫彈配備於遠射程魚雷、以偷襲方式破壞美國海軍潛艇基地的武器系統。雖然真相並不明確,但有可能是俄羅斯發動心理戰的一環,意在牽制美軍推進部署的導彈防禦(MD)系統。
此次,朝鮮宣佈氫彈試驗取得成功,但是否屬實仍不確定。朝鮮的確進行了某種形式的核爆炸,有可能是通過普通核炸彈引發了「核裂變」(作為引發氫彈「核融合反應」的前一階段是必須的),並對外宣稱「氫彈試驗取得成功」。如果是這樣,進行説明將相當痛苦。
希望將美國引到談判桌
事實上,朝鮮緊抓「落伍」的氫彈不放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將美國引到談判桌。
1950年以朝鮮進攻南韓為開端的朝鮮戰爭至今仍處於停戰狀態。今後朝鮮要想維持獨裁體制,必須與參加朝鮮戰爭的聯合國軍隊的核心美國以某種形式達成和平協議。
但是,儘管朝鮮過去實施了3次核子試驗,又在推進各種彈道導彈的開發,但是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威脅不會有任何回報」,顯示出根本不將朝鮮作為對手的姿態。美國眼下忙於掃除中東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應對中國在南海擴大勢力圈以及俄羅斯對東歐的攻勢等。
除非朝鮮製成能夠突襲美國東海岸的固體燃料式彈道導彈或在事先難以發現的核潛艇上配備該導彈,否則估計美國不會改變主意認真與朝鮮談判。
假設即使朝鮮實現了上述情況,朝鮮也未必能夠從美國獲得「體制的保證」。假如朝鮮向美國本土發射一枚核導彈,美國將使用核武器進行報復,朝鮮將像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和利比亞的格達費政權一樣,走向體制崩潰的道路。朝鮮即使費盡心力構築核戰鬥力,實際上也是「無用武之地的武器系統」,美國已經看透了這一切。
當前,在希望與美國開展對話的國家的隊伍中,朝鮮被排在後面的狀況將持續下去。「成功實施氫彈試驗」看似風光的背後卻透露出朝鮮的困境。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高坂哲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