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是在打誰的耳光?
2016/02/04
朝鮮的主張很明確。在極力詆毀美國歐巴馬政權的「敵視政策」的同時,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朝美應在不預設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坐在一起,從和平協定的簽署問題展開討論」,一直反覆要求舉行美朝直接對話。
對此,歐巴馬嚴厲批評稱,金正恩體制「殘忍而專制」,嚴厲對待朝鮮,表示棄核行動是談判的先決條件。朝鮮沒有棄核的意願,而是希望通過不斷進行導彈發射與核子試驗,一步步發展使攻擊美國本土成為可能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和氫彈。朝鮮的如意算盤是如果成為核大國,與美國談判的實力將隨之加強。
預告導彈發射,是在中國的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訪問平壤的當日。南韓的北韓大學院大學的金東葉教授認為:「武大偉事先知道導彈發射預告,訪朝是向美韓突顯中國正在付出相應努力的姿態」,認為迫使朝鮮改變主意是不切實際的期待。
在中美兩國全面開始討論針對核子試驗的制裁之際,金正恩發出了不怕來自中國的壓力和聯合國安理會制裁這一強硬信號,此舉有可能意在打亂國際社會在制裁問題上的步調。
朝鮮借助反對安理會通過制裁決議的形式,啟動新的挑釁的情況很多。此次,朝鮮設定的發射時間為2月8~25日。有觀點認為,在觀察對核子試驗的制裁措施的基礎上,將在16日已故金正日總書記的生日之前發射,以便發揚國威。另一方面,2012年4月的導彈發射是在設定日期的第2日、同一年12月是在第3日強行進行。此外,準備情況和天氣也將産生影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2月3日的記者會上説:「恰恰是在六方會談陷入停頓、有關國家一味主張施壓和制裁的呼聲中,朝鮮開始了核子試驗並一次次進行了核子試驗。從這個意義上講,朝鮮確實打了有關國家一記耳光。這個耳光打在誰的臉上,誰心裏清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峯岸博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