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仍對朝鮮經濟起支撐作用
2016/02/05
![]() |
據經濟調查公司CEIC統計,朝鮮對華的煤炭出口量2015年增長26.9%。儘管出口額減少7.6%,不過仍超過10億美元。對朝鮮來説,對華貿易是獲取外匯的重要手段。
另據相關人士透露,圍繞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針對朝鮮1月實施核子試驗的制裁決議,美國提議限制對朝鮮産礦物的進口。外匯是朝鮮推進核和導彈開發的資金來源。而如果進口限制被列入制裁措施,將對朝鮮獲得外匯構成嚴重打擊。
中國對朝鮮的原油出口連續2年為零。不過,據中朝相關人士透露,和以往一樣,每年50萬噸左右的非官方出口仍在持續。美國要求禁止對朝鮮出口原油,但是中國以嚴重影響市民生活為由表示反對。另外,中國對朝鮮的輸油管道在結構上也無法完全停止供應。
中國從朝鮮的鐵礦石進口額2015年大幅減少67%。鐵礦石價格下跌以及中國的重厚長大型産業的萎靡被認為産生了影響。另一方面,據南韓媒體報道,服裝的進口大幅增加,抑制了貿易總額的減少。
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上被禁止的可能用於核開發的電子零部件似乎也在逃脫限制、繼續從中國流入朝鮮。中國的對朝政策相關人士透露,有觀點認為應該加強對前往朝鮮的船舶和飛機的貨物檢查。
自朝鮮首次實施核子試驗的2006年之後,國際社會一直在對朝鮮實施經濟制裁,不過在此期間中朝貿易擴大至3倍以上。即使在朝鮮2013年2月強行實施第3次核子試驗,中朝關係趨冷後,貿易量也並未看到急劇下滑。
圍繞針對朝鮮1月第4次實施核子試驗的制裁,中美的調整仍在持續。中國也承認有必要實施制裁,但將在多大程度擰緊貿易的「水龍頭」仍是未知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井央紀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