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文件動搖世界 冰島總理辭職
2016/04/06
《南德意志報》獲得了1000萬份以上文件,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進行了驗證。該聯盟是調查和報道跨境犯罪和貪污等問題的非營利組織,有約70個國家的200名記者參加。
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數千名市民進行了遊行,要求貢勞格松總理辭職。同時,在野黨也敦促總理辭職,當地媒體4月5日報導稱,總理已經辭職。
據香港媒體報道也有中國領導人的親屬被捲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洪磊在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不對傳言作出評論。
俄羅斯總統普丁被指出朋友牽涉其中。總統發言人暗示這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設計的,稱「捏造了事實,正在操控資訊」。
此次問題在跨國企業避稅遭受集中批評的背景下浮出水面。被指去世父親參與其中的英國首相卡麥隆是在2013年八國集團(G8)首腦會議上提出加強防止企業避稅這一方針、同時在英國國內推進立法的旗手。英國稅務當局要求ICIJ提供資訊,將展開調查。
此次爆出的政治家等用來隱瞞資産的巴拿馬等避稅天堂也被富人、金融機構和企業等廣泛利用,以減輕金融交易和收入的賦稅負擔。以中南美為中心小島國眾多,對於非居住者的金融交易稅和法人稅等被免除或是稅率極其低。
雖説是合法的手法,不過隱秘性很高,海外的稅務當局難以確定資金的源泉以及金融資産的實際持有人。
英法律師事務所安睿律師事務所(Eversheds)的稅務人員Ben Jones表示:「避稅天堂以合法保護秘密和保護隱私為宣傳點,可用於不良目的,實際上被亂用」。
此次被爆出的政治家隱瞞資産是否違法尚不清楚,不過避稅天堂可能成為違法行為的溫床。TMI綜合法律事務所的岩品信明律師表示「採取迂迴措施,偽裝成在本國沒有申報義務便可逃稅」。
為防止避稅天堂被法非法利用於逃稅、洗錢以及對恐怖分子的資金支援,針對避稅天堂的國際性限制一直再被強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20國集團(G20)為了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性,敦促各國的稅務當局交換資訊。不過,資訊公開並不充分,巴拿馬等部分國際對於資訊共用並不配合。為了避免逃稅,國際性限制可能進一步強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黃田和宏 倫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