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護衛艦停靠金蘭灣背後的越南糾結
2016/04/26
日本潛艇並未隨行,越南高官也未出席
4月12日上午,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有明」和「瀨戶霧」號2艘護衛艦在金蘭灣現身。兩艦在4月3日曾停靠菲律賓呂宋島的蘇比克灣,但當時隨行的訓練潛艇「親潮」號並未來到金蘭灣。
越南海軍的迎接人員最高軍銜僅為上校(4月12日,金蘭灣) |
日本被認為擁有世界上最高水準的潛艇艦技術,越南本應該最希望看到。之所以未攜帶潛艇,日本一名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是因為「潛艇是中國最強烈關注的武器,越南方面不希望刺激中國」。
日本海上自衛隊司令的記者會當初曾計劃在港內舉行,但臨時改為在護衛艦上舉行。這被認為是越南希望保持並非在越南國內,而是日本在擁有治外法權的艦船上舉行記者會的局面。
日本軍用艦船停靠金蘭灣,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尚屬首次。儘管這是一次歷史性行動,但越南海軍出迎的軍官最高軍銜僅為上校級。存在特意避免高官出席儀式的跡象。
日本海上自衛隊司令的記者會地點突然被改為護衛艦上(4月12日,金蘭灣) |
建軍民共用的新港,減弱軍事色彩
3月8日作為軍民均可利用的港口,「金蘭灣國際港」在金蘭灣實現了部分開業。這成為海上自衛隊停靠的直接契機。在名義上,世界任何國家的軍艦均可以利用金蘭灣,3月底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訪越之際,越南國防部副部長阮志咏表示「歡迎中國海軍艦艇停靠金蘭灣」。
雖然提出軍民共用,降低了軍事色彩,但接受哪些國家艦艇停靠的選擇權仍由越南掌握,因此可以實現戰略性運用。越南處於左右為難的立場,即希望在南海牽制中國,但不希望看起來正在倒向日本和美國等特定國家,因此上述做法稱得上不得已的舉措。
本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本應最先進入金蘭灣國際港。但新加坡海軍的艦艇3月中旬突然將目的地從峴港改為金蘭灣國際港。讓日本自衛隊的護衛艦「第二個抵達」,這也被認為是顧及中國的態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富山篤 河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