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的兩岸和解恐生變
2016/05/21
![]() |
蔡英文在孫中山像前宣誓就職(5月20日、kyodo) |
《解放軍報》5月17日附照片報道了駐地位於台灣對岸的福建省廈門的「第31集團軍」的登陸演習。雖然中國國防部表示演習沒有特定目標,但明顯是對蔡英文政權的示威行動。
「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自國家主席習近平如此表態的3月5日以後,中國大陸從蔡英文政權上台之前就持續施加壓力,例如與此前在外交上承認台灣的甘比亞建立邦交等。
另一方面,蔡英文總統為避免刺激大陸,顯示出顧及。蔡英文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説中呼籲稱,「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尋找基於對話的現實路線。
但是,蔡英文政權誕生的原動力是質疑馬英九前政權在8年時間裏對大陸傾斜的選民的支援。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而是台灣人,被稱為「天然獨」的年輕人階層的話語權也在加強。
蔡英文在演説中直到最後也沒有提及大陸要求的「一中」原則。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范世平認為「反對來自大陸的壓力,帶有台獨色彩的發言和行動有可能增加」。正如這種觀點指出的,在兩岸關係中發揮作用的離心力的來源是台灣的民意。
兩岸關係的變化還將對大陸推進軍事基地化的南海的領土主權問題産生影響。
![]() |
打算無視仲裁的中國大陸此前因基於「一中」原則的與馬英九前政權的蜜月關係,一直默許台灣的行動。但是,蔡英文則表示爭端應根據國際法處理,顯示出將接受仲裁的想法。兩岸的「共同步調」將瓦解,南海問題有可能更加複雜。
「維持現狀」也有落差
台灣脫離大陸、在安全保障和經濟領域接近美國和日本的情景也難以描繪。在民進黨魁次掌握政權的2000~2008年,當時的陳水扁總統強行實施了全民公投,與大陸的對立加深,同時與擔憂地區陷入不穩定的美國的關係也出現磕磕絆絆。
美國國防部5月13日表示不支援台灣獨立,敦促蔡英文避免加劇地區緊張。如果兩岸關係冷卻,大陸將反對日本與台灣的接近,中日之間的摩擦有可能再增加一個。
即使蔡英文政權提出「維持現狀」,與邁向兩岸和解的過去8年的落差也很大。不管蔡英文是否希望,這蘊含著令地區穩定産生新裂痕的危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