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要做「漁翁」?

2016/05/24


    美國完全解禁對越南的武器出口,兩國關係將邁入新階段。美國歐巴馬政權為了制衡中國的南海戰略,尋求進一步加強對華包圍網。越南宣佈美越關係實現「完全正常化」。不過,中越兩國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具有密切聯繫,越南內心不希望與中國的關係出現惡化,正千方百計推進在中美之間保持均衡的外交。

美國總統歐巴馬笑著與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握手(reuters-kyodo)
 「武器出口的解禁是長達數十年對話的結果,是兩國關係發生變化的證明」,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與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舉行會談後的記者會上如此強調稱。陳大光也表示「兩國關係已完全實現正常化」,給人以美越關係發生轉變的印象。

  最大的變化是美國全面解禁對越南武器出口。就美國政府此前提出的解禁條件之一的人權問題,歐巴馬稱「尊重越南政府」,對越南的批評大幅降低。美國的目的在於南海。

越南被認為打算購買反潛巡邏機P3C等有助於提高南海監視能力的飛機。越南海軍最近從俄羅斯購買了6艘潛艇,但面對據稱擁有越南10多倍的70艘以上潛艇的中國,還將通過空中監視的強化加以對抗。

 美國希望以武器出口的完全解禁為契機,加深與越南的軍事合作,同時使艦船停靠南海的要衝金蘭灣。金蘭灣距離南沙和西沙兩個群島均只有550公里,如果利用該港,在南海的警戒能力將顯著提高。4月12日,日本海上自衛隊2艘護衛艦作為日本艦船剛剛首次停靠該港。以此為契機,實現了事實上的定期停靠,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5月下旬也停靠該港。

  從越南的角度來看,如果與美軍的軍事合作取得進展,將成為對中國的威懾力,另一方面,也存在複雜的心理。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佔2015年總貿易額的2成。雖説將通過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在經濟方面接近美國,但在基礎設施開發、電子零部件、布料和食品等廣泛領域,如果沒有中國,越南就將舉步維艱。

 此外,政治上也聯繫密切,越南共産黨的基本機制就是以中國為樣板。在發生重大事件之際,經常「請教」中國。2015年7月,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在越南戰爭後首次訪美之際,在3個月之前的同年4月訪問中國。在2016年1月領導層更換之前的2015年底,時任越南國會主席阮生雄訪華。有觀點預測此次歐巴馬總統訪越之後,「或將有高官訪華,探尋中國的態度」(政府相關人士)。

       此外,越南與俄羅斯的關係也有可能發生變化。越南武器的90%以上來自俄羅斯。自越南戰爭時代起,前蘇聯就提供武器,與俄羅斯具有深厚的軍事聯繫。1979年至2002年,前蘇聯和俄羅斯租借了金蘭灣,建立了軍事基地。有分析認為,越南不會迅速改用昂貴的美製武器,也需要顧及俄羅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富山篤 河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