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採取融合與強硬渾然一體的戰略

2016/06/01


      朝鮮5月31日發射了被認為「舞水端」的中程彈道導彈,雖以失敗告終,但無視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舉動遭到了相關國家的強烈批判。自5月上旬朝鮮勞動黨代會以後,朝鮮雖向美國和南韓提議「對話」但卻遭到拒絕,這次很可能是朝鮮就此做出的反應。

      據南韓軍隊聯合參謀本部介紹,朝鮮於上午5點20分左右從日本海沿岸的元山一帶發射了一枚導彈。「舞水端」的射程為3000公里以上。可到達設有美國空軍基地的美國領地關島。朝鮮4月連續發射3次導彈均告失敗後又再次發射導彈,反映出了欲開發威脅美國的武器的強烈意志。

       在日前的黨代會上,朝鮮勞動黨在黨章中明確寫入了同時推進經濟重建和核開發的「並進路線」。作為核彈運輸工具的導彈開發是重要課題。南韓認為,朝鮮雖然具有在推進能力上能到達美國本土的火箭技術,但再次進入大氣層的技術等不成熟,尚無法成為武器。2007年實戰部署的「舞水端」也沒有確認發射成功。

      不過,朝鮮並非一味地強硬。在黨代會上,朝鮮向美國提議簽訂和平協定,以在形式上結束朝鮮戰爭,並呼籲南韓進行軍事當局對話。目的是讓外界承認朝鮮的獨裁統治,讓南韓軍隊停止在軍事邊境附近利用擴聲器向朝鮮境內做廣播宣傳等。還要求美韓停止例行的聯合軍事演習。

       黨代會結束後,朝鮮再次反覆呼籲美國放棄「敵視政策」,呼籲南韓接受對話。5月21日朝鮮人民武力部向南韓軍隊發送了呼籲接觸對話的通知文。還指定時間為「5月底或6月初」。

       在南韓不作回應的背景下,27日朝鮮的漁船和警備艇南下越過了位於黃海南北分界線的北方界線(NLL)。南韓進行了警告射擊,認為此舉為「軍事挑釁行為」,要求朝鮮道歉。

       朝鮮提議進行對話,但卻在拒絕國際社會要求的無核化的情況下採用逼迫對方做出讓步。不接受就發動軍事挑釁,讓相關國家産生不安心理,製造動盪。即便不會促成對話重啟,朝鮮也可通過導彈發射實驗等積累軍事經驗。朝鮮採取了融合和強硬渾然一體的戰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倉健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