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的焦點
2016/06/30
2013年促使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仲裁的原因是,2012年中國公務船來到一直由菲律賓實際控制的黃岩島,奪走了實際控制權。在軍事實力方面遜色於中國的菲律賓為了對抗中國而提起了國際仲裁。
菲律賓申訴的15個項目的主要內容為,(1)中國填海造陸建設人工島的美濟礁等岩礁屬於在漲潮時被海水淹沒的「低潮高地」(暗礁),無法劃定領海;(2)斯卡伯勒礁(中國名:黃岩島)和赤瓜礁等岩礁無法劃定專屬經濟區;(3)中國對「九段線」內的海域擁有主權和管轄權的主張違法國際法。
國際仲裁2015年10月決定就(1)和(2)等7個申訴項目進行審理,並未決定是否就(3)等其他8個項目進行審理。
![]() |
仲裁的焦點在於是否認定中國實際控制或建造人工島的地點為依據,劃定中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島嶼」有權劃定領海和專屬經濟區,而「岩礁」只能劃定領海,另一方面,「低潮高地」則不能主張擁有領海和專屬經濟區。
在裁決中,如果認定中國實際控制的不是島嶼,而是岩礁和低潮高地,將無法主張擁有領海和專屬經濟區。
關於仲裁不作出作出判斷的「九段線」,也有可能提及是否具有根據。中國提出九段線主張可以追溯至1953年。關於國際法上的根據和定位,一直避免作出具體説明,但多年來主張這是南海主權的根據。如果仲裁得出九段線「違反國際法」的結論,中國在南海的主張的基礎將遭到否定。
即使本國的主張得不到認可,也難以想像中國會採取撤走軍事設施等行動。中國表示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並指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違反國際法,提出「在領土問題和海域劃界爭議上,中國不接受任何第三方爭端解決方式,不接受任何強加於中國的爭端解決方案」。但國際社會的目光有可能更加嚴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竹實 馬尼拉 永井央紀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