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暴走」的責任是中國?還是美國?
2016/09/13
華春瑩説:「朝核問題的實質是朝美矛盾。也許美方應該全面回顧半島核問題演變過程,認真思考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解鈴還需繫鈴人,美方應承擔起應有責任。」
![]() |
雖説如此,但中國與朝鮮的貿易佔朝鮮貿易的9成,國際社會上還有不少觀點認為在對朝鮮制裁上是否具有實效性,中國是關鍵。
由於朝鮮1月進行了第4次核子試驗,在3月中國也同意在聯合國安理會做出的制裁決議。但不少觀點認為中國在對朝制裁上留有餘地。
比如説佔到朝鮮出口總額1/3的煤炭是對朝制裁的關鍵。但據香港的調查公司CEIC統計,中國今年4月從朝鮮的進口量環比減少了38%,但7月份僅減少11.5%。這是因為在制裁決議上有「民生目的」的貿易在制裁對象外的規定。
一名中朝貿易的相關人士稱:只要申請「民生目的」就沒有問題,在中朝邊境往返的卡車開始慢慢地恢復到了制裁前的水準。此外,朝鮮的原油也被認為來自中國。
中國則一直主張靠制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呼籲美國與朝鮮進行直接交涉。
華春瑩説:一味強力施壓與反彈只會導致半島核問題這個結越係越緊,甚至成為一個「死結」。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包括核問題在內的半島相關問題,有關各方都應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做各自應該做的事情。中方堅持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朝核問題,最終必須通過對話尋求平衡解決半島相關各方安全關切、尋求半島長治久安之策。我們再次強烈敦促各方著眼大局,謹言慎行,避免進一步相互刺激,共同為推動半島無核化進程、實現半島和平穩定做出真正的努力。
但美國總統歐巴馬則表示只要朝鮮不棄核就不與朝鮮談判。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井央紀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