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手!B1能否阻止朝鮮「暴走」?
2016/09/14
飛抵駐韓美軍烏山基地上空的B1戰略轟炸機(中間)(9月13日,KYODO) |
「為了應對朝鮮的挑釁和施壓,我們彰顯了日美韓的團結」。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哈里斯在美國東部時間12日發表聲明,表明了派遣B1戰略轟炸機的意義。同時強調稱,「美國高度評價與日韓兩國毫不動搖的同盟關係,將保護(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太平洋艦隊對於B1戰略轟炸機與日本航空自衛隊F2戰鬥機的聯合訓練解釋稱,「這是基於《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實施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自2015年修訂之前納入了日美共同訓練的意義。參加訓練的2架F2戰鬥機屬於航空自衛隊築城基地。訓練地點是九州島周邊的空域,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表示,「演習旨在提高日美的應對能力以及部隊的作戰技能」。
與能攜帶核彈的B52戰略轟炸機相比,B1戰略轟炸機可以進行高速低空飛行。具備最新的精確攻擊能力,從關島出發,約2小時即可抵達朝鮮半島。
美國希望彰顯隨時可打擊朝鮮戰略目標的壓倒性軍事力量,以遏制朝鮮的失控,緩解日韓的動揺。但實際效果是未知數。
問題的核心在於朝鮮是否認為一系列的美軍行動是「認真的」。美軍在2016年1月朝鮮第4次核子試驗之際,曾派遣B52戰略轟炸機飛抵南韓。但朝鮮並未停止彈道導彈發射與核子試驗。這是因為朝鮮看透了對動用軍事力量持否定態度的歐巴馬政府的底牌。
此次,即便美軍暫時採取展示軍事實力的示威行動,但如果朝鮮認為「美軍是紙老虎」,今後還是會繼續進行彈道導彈發射和核子試驗。美軍的示威行動意義進一步減弱後,反而可能會削減遏制力。如果朝鮮在今後仍將進行核子試驗,朝鮮在核彈頭小型化等技術上將進一步提升精度,東北亞地區的核威脅也將升高。
美國內外一直有觀點認為美國的對華「軟弱」外交誘導了中國的增長和朝鮮的暴行。在聯合國強化制裁的討論時間被拖延,也讓是否可以作為短期內解決危機的戰略令人質疑。
制裁是中長期的解決對策,無法解決目前的威脅。美國對朝鮮暴行束手無策的姿態越來越明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吉野直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