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給翁山蘇姬備厚禮 意在中國

2016/11/03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2日破例以國家元首級待遇迎接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菲律賓和緬甸分處東盟(ASEAN)東西兩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中國正在加強海洋戰略,並極力拉攏這兩個國家,日本加緊強化與這兩國關係似乎也透露出與中國對抗的意圖。

       安倍在首腦會談一開始就著重強調「希望通過此次訪問,與翁山蘇姬國務資政攜手使兩國關係得到飛躍式發展」,會談地點設在日本通常迎接外國元首和總理等政要的東京元赤坂迎賓館。翁山蘇姬回應「對歡迎感到非常高興」。

在歡迎晚宴上乾杯的安倍與翁山蘇姬(11月2日 迎賓館)

       安倍8月份作為新的外交方針提出了「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太平洋和印度洋定位於「支配和平通道之海」,對加強海洋戰略的中國進行牽制。

      緬甸是中國出入印度洋和中東的重要門戶,中國正在這裡建設通往內陸地區的石油管線和公路,實際投資金額自1988年度開始有記錄以來,截至2015年度累計已達180億美元。佔緬甸全部外國投資的30%,以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開發為主。

       另一方面,日本的對緬甸投資截至2015年度累計只有6億多美元。雖説近年在不斷增加,但也只佔外國總投資的1%左右。在對菲律賓的實際投資方面,日本領先中國,而在緬甸的投資,中日的位置相反。

       安倍急於加強與緬甸的關係,其背景就在於政治與經濟兩個方面的考慮。

       安倍推動他所提出的「高品質基礎設施投資」,緬甸也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市場。經歷了軍政府時期的緬甸經濟水準暫時落後,如果能抓住發展機遇,對於日本企業來説也是一個商機。在與翁山蘇姬的會談中,安倍表示雙方「擁有自由、民主主義、人權、法律支配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

 



        儘管如此,與緬甸的關係未必就會按照安倍設想的那樣進一步強化與日本的關係。在訪問日本之前,翁山蘇姬已經訪問了中國、美國、印度等6個國家,在經濟領域分別與各國簽署了新的備忘錄。

       翁山蘇姬在8月份訪華時,接連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國最高層進行了會談。確認在建設國際道路網方面進行合作,並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獲得了對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的貸款。9月份訪問美國時,歐巴馬總統解除了經濟制裁,為美國企業擴大對緬甸投資開闢了道路。

       和翁山蘇姬訪問日本巧合的是,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正在中國進行訪問。敏昂萊11月1日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確認強化兩國關係。

        翁山蘇姬4月份在新政府成立後向國民發表演講強調傳統的「不結盟中立外交」的重要性,希望與所有國家都保持友好關係。在與各國保持等距離的同時,從所有國家那裏獲得利益,顯示出鮮明的實利路線。可以説是小國謀求生存的徹底現實主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