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拉加德被判瀆職罪但免於刑罰
2016/12/20
12月19日,法國共和國法院宣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擔任法國經濟財務部長時期並未公正履行職務犯有瀆職罪,但對她免去刑罰。判決可能對拉加德作為IMF總裁的職業生涯産生影響,拉加德將如何應對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
IMF總裁拉加德 |
拉加德在公審中否認有罪,並表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公眾利益,遵從自己的良心做事」。此前,法國檢方在15日表示因「證據不足、瀆職罪不成立」,要求法院做出無罪判決。但由3名職業法官和12名國會議員組成的陪審團駁回了無罪判決的請求。
瀆職罪原本會被處以最高1.5萬歐元罰款和1年的監禁,但是此次卻罕見地不判刑。拉加德於2011年出任IMF總裁,接替同樣來自法國的前任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卡恩因涉嫌性侵女性遭到逮捕而辭職。從2016年夏季開始,拉加德進入第2任期。
拉加德被指控於2008年在薩科齊政府下擔任經濟財務部長時出現瀆職。當時薩科齊的支援者、企業家貝爾納·塔皮與當時的國有法國里昂信貸銀行就收購愛迪達股份産生糾紛,拉加德選擇通過私人仲裁方式來解決,而非通過官方法庭。
拉加德被質疑未能完全公正地履行職務,導致糾紛結果對塔皮有利,使4億歐元的國家資金流入塔皮手中。當時拉加德就被批評「罕見介入(糾紛)」。本次判決被認為主要圍繞「拉加德為何允許調停」、「是否導致財政負擔增加」等問題進行了審理。
一方面,也有不少聲音指出,該問題之所以拖延了這麼長時間,是因為受到了法國國內權力鬥爭的影響。
有觀點認為,當初薩科齊計劃參加2017年的法國總統選舉,然而包括該問題在內,屢屢被人提起多項嫌疑,導致其聲譽受損。結果,薩科齊在預選階段就遭到失敗。儘管薩科齊宣佈退出政界,拉加德還是被捲入了這場政治鬥爭。
雖然此次判決宣佈拉加德有罪,但是不會判刑。因此有觀點認為,拉加德立刻無法履行IMF總裁職務的「最糟糕事態」不會出現。拉加德深受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的支援。不過作為全球主要國際機構的總裁,拉加德被判有罪,很可能出現質疑其繼續擔任IMF總裁的聲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竹內康雄 巴黎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