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提議將「老年人」定義提高至70歲以上

2016/12/20


      日本內閣府日前歸納的一份分析認為,在不實施技術革新等的情況下,2030年日本的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1%,低增長將成為常態。日本內閣府還提議把老年人的定義提高到70歲以上。設想了通過延長退休年齡以及在醫療和護理服務方面增加高收入老年人的負擔等措施。將作為結構改革的基本思路體現在日本政府的經濟政策中。

 

      日本內閣府將整理報告內容,在近期舉行的經濟財政諮詢會議上公佈。另外,還表達了到2030年日本20~39歲的人口將減少約2成,勞動力不足會限制經濟增長的擔憂。計劃增加勞動人口,構築使日本整體與現在一樣有6成人工作的機制。

 

      內閣府著眼於能繼續獨立生活的健康壽命,提議將老年人的定義提高到「70歲以上」,重新研究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定義。將通過延長退休年齡,促進老年人參加社會活動,研究符合收入的養老金負擔機制等。

 

      在歐美,收入差距已經成為政治問題,對此,日本內閣府認為,還需要通過加強收入再分配等培養實力強大的中産階層。

 

      日本政府提出了名義為3%、實際為2%的經濟增長率目標,不過認為,如果不實施改革,則很難在2030年達成目標。為了解決課題,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普及和對未來世代的教育支援等作為了重點項目。還將徹底實施地區資源、基礎設施及人才的有效利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