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最愛見的人是誰?

2017/02/07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只要看看日程表上以分鐘為單位進行會面的對象,就可以看出日本政府重視的政權運營以及安倍的人際關係。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早報的政治版有個「首相官邸」欄目,報道日本首相一天的動態,以這個欄目為基礎,通過統計數據來觀察安倍再次執政後4年間的動態。

 

  安倍會面次數最多的是執掌機密情報的內閣情報官北村滋。從外交、安全保障相關情報到選舉資訊,北村把內閣情報調查室匯總的各種資訊向安倍彙報。甚至時常在1天內多次前往官邸,還曾在安倍休假期間前往位於山梨縣的別墅與安倍會面。北村在安倍第一次執政時擔任首相秘書官,是在艱難時期支援安倍的成員之一。

 

  「2A+S」核心成員

 

  在日本,有被稱為「總理大臣貼身記者」的記者守在首相官邸的出入口附近確認安倍與哪些人會面。當被記者詢問「是去見首相嗎?」北村只會回答「是」,其他問題一概不回答。

 

  與安倍會面次數第2多的是前外務次官齋木昭隆。齋木是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在擔任外相時的英語翻譯,與安倍晉三關係深遠。作為日本外務省的事務負責人,齋木頻繁向安倍彙報,並把安倍的指示傳達到外務省。這顯示出在安倍執政時代首相直接管轄外務省。在與外國的談判中,首腦外交的作用增強,安倍不下達指示外交官便無法行動的情況出現增多。

 

  排在第3位的是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谷內在安倍第一次執政時擔任外務次官,被稱為安倍的外交智囊。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擁有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等與首腦直接聯繫的有力組織,谷內成為應對這些組織的人物,同時也是首腦外交的幕後輔佐者。

 

  北村、谷內和外務省、防衛省高層參加的會議每月召開2次左右。自衛隊制服組(自衛隊官員)的一把手、統合幕僚長河野克俊也會參加。這是日本商討安全保障政策重要課題的機制。

 

  在政治家方面,官房長官菅義偉排在第4位、副總理兼財務相麻生太郎排在第5位。在重要人物到訪之際,菅義偉經常一同列席。麻生與財務省高層向安倍彙報後,通常會留下進行單獨會談。其他官員也在場時,麻生會商討財政政策,之後可能單獨與安倍討論有關政治局勢的判斷。

 

  根據名字日語發音的首個字母,安倍、麻生、菅義偉和前經濟財政再生相甘利明被稱為「3A+S」,這4人是核心成員。2016年1月,甘利因涉嫌金錢醜聞而辭職。目前「2A+S」似乎掌握著政權運營的關鍵。

 

 排在第6位的經濟産業相世耕弘成(前官房副長官、參議院議員)和第8位的一億總活躍相加藤勝信(前官房副長官、眾議院議員)在擔任官房副長官期間就經常與安倍見面。在安倍出席國會時,當天早上眾參兩院的官房副長官肯定出席安倍答辯的事前學習會。

 

  官邸內部難以把握

 

  總理大臣貼身記者的採訪僅限於首相官邸的出入口附近,因此安倍與官邸內部人士的會面有時不會登在「首相官邸」欄上。日本政府高層表示,安倍、官房長官、官房副長官、負責政務的首相秘書官參加的會議每天都舉行。官邸的核心成員每天見面確認基本政策的方向,以防止作出相互矛盾的發言。即使沒有特別的議題,也通過見面提升凝聚力。 


   菅義偉的辦公室與安倍的處在同一層,被認為實際上會更加頻繁地見面。

 

  如果按部門來看,外務、財務、防衛和經濟産業省與內閣府高官到訪首相官邸的頻率更高。如果按年度來看各部委局長級以上官員與安倍會面的次數,與過去3年相比,2016年外務和防衛兩省的會面次數大幅增加。

 

  外務省尤為突出。在2016年5月,主要國首腦會議(伊勢志摩G7峰會)和日俄首腦會談等重要外交日程接連不斷。

 

  從防衛省與安倍會面的次數來看,如果僅觀察安倍執政的第4年,防衛政策局長前田哲進入第5位。朝鮮核子試驗與導彈開發、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增加等日趨嚴峻,可以説體現了重視安保和危機管理的姿態。

 

  安倍身邊人士表示,與歷屆內閣相比,在會面次數上「財務省略微偏少」。雖然經濟産業省與安倍的會面次數不多,但有分析認為,安倍是通過該省出身的首相秘書官今井尚哉(負責政務)等人發揮影響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