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對話的背後是亞洲影響力爭奪
2017/05/08
日本和中國為了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正在展開交鋒。兩國在5月6日舉行的中日財長對話中就推進金融合作達成一致,但以亞洲開發銀行(ADB、簡稱亞開行)年度會議為舞臺,加強了對各國的遊説。與改善兩國間關係相比,雙方千方百計爭奪區域內主導權的姿態愈發明顯。
![]() |
在中日財長對話上致辭的日本財務相麻生和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6日,橫濱市) |
「今年同時還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週年這一重要年份」,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在中日財長對話的開頭,強調了良好的中日關係至關重要這一想法。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也回應稱,希望取得實際成果。負責金融合作的兩國央行、日本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的首次參加也是成果之一。
焦點是貨幣協定的重啟。這是日本銀行和人民銀行根據需要交換日元和人民幣的機制,事務級別的工作已經結束。但仍未簽署協議,麻生也顯示出需要政治決斷這一看法。
![]() |
日本在投資人民幣股票等對中國經濟的浸透這一點上落後於歐美各國。此次雙方就經濟結構改革的必要性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達成了一致意見,但並未拿出具體成果。中國方面將於秋季實施重要人事調整,今年進一步深化中日關係的希望渺茫。
另一方面,中日雙方對亞洲各國的遊説卻異常活躍。肖捷6日在亞開行大會上發表演講,表示希望各方支援「一帶一路」,並呼籲各方參加將於5月14日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本將放棄派遣內閣成員參加此次論壇,但中國卻不遺餘力的尋找機會來提高自身的凝聚力。
當然,日本也在通過金融合作在亞洲彰顯影響力。日本通過呼籲東盟(ASEAN)簽署在金融危機之際互換日元的貨幣協定,以牽制希望增加利用人民幣的貨幣協定的中國。泰國中央銀行行長威拉泰6日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表示,「對於(日本方案中)鞏固資金供給的安全網表示歡迎」。
中日兩國將爭奪亞洲的基礎設施需求。鐵道和機場等的建設是新興市場國家易於理解的援助,直接關係到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亞開行在50年裏支撐了亞洲的增長,但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作為競爭對手浮出水面。此外,亞開行的存在感也籠罩陰影。亞開行成員國更有聲音要求與亞投行展開合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