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擬新建2艘小型護衛艦 應對中朝

2017/06/06


  日本防衛省計劃於2018年度建造2艘船體更小的新型護衛艦。在保持防空導彈、雷達和魚雷等基本裝備的同時,排水量將減少約20%,建造成本也將減少約30%。建造週期為4年。中國公務船在東海的活動日趨活躍,日本護衛艦的負擔正在加重。考慮到財政情況,日本計劃大量建造小型船隻。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在持有46艘護衛艦。包括具備卓越防空能力的神盾艦和直升機護衛艦等多個類型。在此背景下,新建造的小型護衛艦為數量最多的通用護衛艦。

 

  此前的通用護衛艦的排水量達到約5000噸,新型小型護衛艦將控制在4000噸。此前需要200名乘員,但新護衛艦隻需130人即可。航行速度維持通常的30節。建造費將從以往的約700億日元減少至500億日元左右。

 

  在裝備方面,新型艦將新配備水中無人機,使之具備掃雷的功能。另一方面,隨著船體的小型化,導彈的配備數量等有可能減少。

 

  為了兼顧小型化與多功能化,基本設計沒有由日本防衛省提出,而是委託民間企業提出方案。防衛裝備廳4月與日本海事聯合公司(Japan Marine United)、三井造船和三菱重工3家公司簽署了策劃方案提供協議。

 

  防衛省將綜合考慮裝備、成本和維護管理等因素,在夏季之前敲定承建企業。在此基礎上,防衛省將在2018年度預算中要求增加2艘小型護衛艦的建造費。

 

  在2014~2018年度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明確列出建造5艘護衛艦的目標,在2017年度之前已建造3艘。此外,計劃還明確表示引進小型護衛艦,因此將剩下的2艘定為小型。

 

  隨著日本安全保障環境日趨嚴峻,護衛艦的任務負擔不斷加重。除了應對中國軍艦在東海的活動、以及警戒朝鮮的彈道導彈之外,護衛艦還將用於打擊索馬利亞亞丁灣的海盜。某海上自衛隊高官透露,實際情況是「護衛艦的數量存在慢性不足」。

 

  為了完善相關態勢,需要增加艦艇的數量。考慮到嚴峻的財政狀況,日本決定建造降低成本的護衛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