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的安眠之地在哪兒?

2017/08/03


  100年前俄國革命的領導者弗拉基米爾·列寧的遺體目前保存在莫斯科,圍繞是否繼續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國內展開了討論。4月部分議員向國家杜馬提出遺體下葬的法案。輿論調查顯示,6成俄羅斯民眾支援下葬。另一方面,列寧支援者們的強烈反對導致下葬法案一經提出就被中止。由於俄羅斯的遺體保存技術傳入了他國,為領導人的「神化」做出過貢獻,所以列寧遺體的去留問題引發了世界的關注。

 

  穿著黑色西服白色襯衣,留著整齊鬍鬚的列寧躺在水晶棺內,彷彿睡著了一般。這裡是莫斯科紅場的列寧墓。93年前去世的列寧的遺體被保存在這裡向公眾開放。想要一睹歷史人物尊容的遊客絡繹不絕。在4月22日的列寧誕辰日,年邁的共産黨支援者們帶著列寧的旗幟和照片匯集至此,慶祝俄國革命100年。

 

莫斯科紅場的列寧墓(Kyodo)

 

  引起分歧的是遺體下葬問題。俄羅斯的極右翼黨派自由民主黨和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的部分議員於4月20日向國家杜馬提交了列寧遺體下葬相關手續的法案。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自由民主黨的議員表示:「要求下葬遺體的呼聲高漲,在一百年時有必要進行討論」。

 

  俄羅斯民意調查機構列瓦達分析中心(Levada Center) 4月的輿論調查顯示,58%的民眾支援列寧遺體葬在克里姆林宮附近或聖彼得堡的墓地。贊成繼續保存遺體的超過了31%。該中心指出,「贊成保存遺體的人一直都是少數派。問題不是(是否下葬)而是葬在哪」。

 

  列寧於1924年逝世,享年53歲。史達林下令保存其遺體。俄羅斯利用屍體防腐處理技術,對遺體進行了消毒和修復,並定期注射保存液,維持近似生前的身體狀態。由科學家組成的專門小組承擔遺體保存工作,除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遺體維護時期以外,列寧墓平時一直向公眾開放。有推算稱遺體保存每年要花費數百萬人民幣。

 

 

  圍繞遺體保存的爭議從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沒有斷過。俄羅斯的首任總統葉爾欽曾在1997年就是否安葬遺體提議進行國民投票,但遭到共産黨等左翼勢力的強力反對,最終作罷。每逢列寧誕辰和忌辰,遺體下葬都會成為話題,但每每在反對聲中又趨於沉靜。

 


 

  針對議員們在4月提出的下葬法案,俄共主席久加諾夫表示譴責:「在紀念日前老調重彈是挑釁行為」。部分議員參與法案聯名的俄統黨迅速撇清關係,稱「這不是黨的意見」。在前蘇聯時代受到壓迫的俄羅斯正教會持一貫立場,支援下葬。面對意見不一的情況,普丁的親信、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也表現出謹慎態度,本次也未能深入討論,暫時被擱置。

 

  在領導人死後保存遺體並公開,以此鞏固權力根基的做法在其他國家也不少見。越南的前勞動黨主席胡志明、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的遺體保存都得到了前蘇聯的技術支援。2011年曾有媒體報道,為了保存金正日的遺體,俄羅斯的專家團隊曾前往平壤。南美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於2013年逝世,國家原本計劃保存其遺體,但因技術問題無奈放棄。如果列寧遺體被安葬,對其他使用俄羅斯技術的國家也會産生影響。

 

  普丁一向對提及俄國革命十分慎重。2018年3月的俄羅斯大選之前,普丁也想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日本筑波大學教授中村逸郎指出,「革命聖地紅場成了商業區,列寧墓也形式化,遺體安葬只是時間問題」。莫斯科市內前蘇聯時代的公寓改建等再開發的討論也正在進行,中村教授認為,「總統本身不實際參與遺體下葬的討論,莫斯科市長可能會將此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進行考慮」。

 

  「最好給愛著列寧的人們一個緩衝時間」,全俄輿論調查中心4月的調查顯示,下葬支援者中的半數這樣回答。列寧的安眠之地到底在哪,看來還需要一些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國際亞洲部 小川知世

 

  列寧

  1917年領導了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俄國革命。他提倡社會主義,同年領導俄羅斯共産黨的前身、布爾什維克黨進行武裝起義奪取政權。1922年成立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蘇聯)打下基礎。1924年去世後,史達林上台,強化了一黨執政體制。1991年蘇聯解體,列寧像作為蘇聯統治的象徵,遭到破壞。有説法稱普丁的祖父曾是列寧的廚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