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次確認朝鮮發射的是洲際導彈
2017/07/05
美國川普政權於當地時間7月4日(北京時間5日淩晨)首次確認,朝鮮前一天發射的彈道導彈類型為洲際彈道導彈(ICBM)。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等人發表了「強烈譴責(朝鮮)」的聲明。美韓兩國軍隊決定實施導彈發射訓練,對朝鮮進行牽制等,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再度升溫。
![]() |
蒂勒森在聲明中指出:「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增強了對美國、美國的同盟國及地區的威脅」。並牽制説,雇用朝鮮的勞動者,或者為朝鮮提供經濟和軍事利益的行為「無論哪個國家都是在幫助危險的政權」。呼籲各國徹底履行聯合國制裁決議。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前一天判斷朝鮮此次發射的導彈類型為中程彈道導彈。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太平洋司令部在後來的分析中修正了判斷結果。此次發射的可能是兩級式洲際彈道導彈,射程被認為能抵達阿拉斯加。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也發表了譴責朝鮮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聲明。並強調稱:「我們準備用最大限度的能力從朝鮮不斷增加的威脅中保護同盟國」。
據南韓軍隊聯合參謀本部消息,美韓兩國軍隊於7月5日上午7時前後,在南韓東部的日本海側實施了彈道導彈發射演習。目的是向前一天實施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實驗的朝鮮證明具備對抗兵力,從而牽制朝鮮。
據南韓總統府消息,演習是總統文在寅下達的指示。文在寅表示:「光憑(譴責朝鮮的)聲明無法解決問題。需要向朝鮮展示切實的(應對)體制」。
另一方面,朝鮮中央通訊社7月5日上午報導稱,通過前一天的洲際彈道導彈「火星14號」發射實驗,最終確認了讓彈頭重新進入大氣層的技術。朝鮮堅稱在發射實驗中,彈頭部重新進入大氣層後也保持了穩定的內部溫度,核彈頭起爆裝置運轉正常。
從重新進入大氣層時的高溫和振動中保護彈頭的技術難度較高,一直被視為朝鮮洲際彈道導彈開發的關鍵。如果朝鮮發表的內容屬實,那麼在實戰中部署洲際彈道導彈的可能性也將升高。
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火星14號採用新開發的碳複合材料。為兩級式,「能搭載大重量的核彈頭」。彈頭部在經受數千度的高溫和劇烈振動重新進入大氣層後依然穩定維持了25~45度的內部溫度。
視察發射實驗的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表示:「今後也會經常(向美國等)贈送大小不一的‘禮物’」,顯示出了繼續進行武力挑釁的意向。
金正恩強調説:「通過保有原子彈、氫彈以及洲際彈道導彈,我們祖國的綜合國力和戰略性地位達到了新高度」。只要美國不停止敵視政策和核威懾,「就不會把核與彈道導彈(問題)擺到談判桌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永澤毅、首爾 山田健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