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輪全面經濟對話以平行線告終

2017/07/20


      中美兩國政府舉行的首輪部長級全面經濟對話7月19日結束。美國方面發表的聲明稱「中國也認識到削減貿易逆差是雙方的共同目標」等。不過,聲明中沒有明確提出鋼鐵領域等的具體逆差削減措施,磋商最終似乎以平行線的形式結束。

 

      此次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美國方面出席對話的為財務部長姆努欽和商務部長羅斯等人,中國方面為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和財政部長肖捷等。

 

      4月份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首腦會談,中美兩國政府就制定糾正貿易失衡的「百日計劃」達成一致。7月16日迎來計劃的第100天,此次的經濟對話預定商討中國的市場開放措施等具體內容。

 

      5月份兩國提前公佈了「百日計劃」的第一批內容,就重啟美國牛肉的對華出口等達成一致。不過,在7月19日的磋商中,兩國都突然中止了會後的記者會,也沒有公佈成果文件等。美國單獨發表了表示「兩國會合作」糾正貿易失衡等的聲明,不過未能公佈新的協議事項等。

 

      據中美外交人士透露,本輪經濟對話的焦點是(1)中國的鋼鐵産能過剩、(2)外資系保險公司進中國市場的規定、(3)外資系IT企業的數據管理等。

 

      雖然中國鋼鐵的對美出口受反傾銷關稅影響大幅減少,不過美國強烈擔心中國在經由南韓和越南等「迂迴出口」。此次協商也可能要求了中國提供具體數據等,但在避免産能過剩和價格競爭等方面被認為未達成具體協議。

 

      7月19日,與美國國內相關人士舉行會議的總統川普在被媒體問及是否會實施對鋼鐵徵收高關稅的進口限制時回答説「也許會那樣」。美國以安保為由討論了廣泛實施進口限制,不僅是中國,還存在對日本和歐洲等鋼鐵出口國徵收高關稅和分配進口配額等的風險。

 

      川普在4月的首次首腦會談時談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我們性格非常合得來」等,傾向於採取對華友好政策。當時是因為在朝鮮的核導開發上重視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不過,朝鮮之後發射了洲際彈道導彈(ICBM)等,局面並沒有得到改善。美國政權6月底以涉嫌參與為朝鮮洗錢為由對中國的丹東銀行實施了經濟制裁,中國也加強了反對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河浪武史、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