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再射洲際導彈 與以往有很多不同
2017/07/31
日本政府7月29日淩晨發佈消息稱,朝鮮于28日深夜11時42分左右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導彈最終落入了日本海的日本的專屬經濟區(EEZ)。該導彈飛行了約45分鐘,高度超過3500公里,飛行距離也達到約1000公里。飛行時間和高度均為有史以來最高,日美兩國政府顯示判斷認為該導彈為洲際導彈(ICBM)。朝鮮中央通訊社也在7月29日上午發佈消息稱,洲際導彈「火星14」的第二次發射試驗取得成功。
![]() |
朝鮮這次發射的情況比較特殊。並未像此前一樣早上發射,而是改到深夜,發射地點也與預期不同。朝鮮為何不繼續保持以前的模式?日美韓今後要如何應對朝鮮的挑釁?
朝鮮2017年已經發射了11枚彈道導彈,但除5月21日是在傍晚發射外,其餘全部為早上發射,在深夜發射實屬特例。發射地點也不是之前被確認到在進行準備工作的平安北道龜城,而是慈江道舞坪里。
7月29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在報道中自誇道,「證明我們具備能在任意地點任意時間進行奇襲發射的能力」。毫無疑問,這樣做是為了擾亂各國。
![]() |
朝鮮勞動新聞29日刊登的「火星14」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照片(KYODO) |
「文在寅總統在(發射)2天前的7月26日就接到了報告」。南韓總統府7月30日對部分媒體報導稱「軍隊既沒預測到發射時間也沒預測到發射地點」表示強烈遺憾。
北韓大學院大學教授金東葉分析認為,朝鮮在深夜發射是「為了配合美國時間的早上」。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的最終目標是讓美國確保其體制不被瓦解。金東葉認為,朝鮮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是為了提醒美國。
關於發射地點慈江道,南韓國民大學政治研究所院長朴輝洛分析稱,「由於是靠近中朝邊境的山區,美軍難以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據推測此處設有秘密導彈基地」。朝鮮可能強烈意識到要進行實戰部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鈴木壯太郎 首爾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