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用「點到為止」的挑釁避免緊張升級

2017/08/28


  朝鮮8月26日強行發射了疑似短程彈道導彈的飛行物。自7月28日發射「火星14」洲際彈道導彈(ICBM)以來,時隔約1個月再次進行挑釁。儘管朝鮮意識到展開聯合軍事演習的美韓,通過彰顯攻擊能力進行了威赫。但並未發射將美國納入射程的遠端導彈,暗示出希望避免過度緊張的姿態。

  

朝鮮《勞動新聞》8月26日刊登金正恩視察特種部隊演習的照片(圖由南韓媒體提供、KYODO)

 

  「軍隊必須具備迅速佔領首爾、平定南朝鮮的意志」。朝鮮中央通訊社26日報道了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指導特種部隊進行「南韓登陸作戰」演習時的發言。

   

  上述演習在8月25日,即朝鮮的「先軍節」當天實施。設想了對靠近朝鮮的南韓延坪島等進行偷襲。先軍節被認為是已故朝鮮總書記金正日啟動先軍政治的紀念日。金正恩發出號召稱,「只要下達攻擊命令,就要將敵人的侵略根據地殲滅和掃蕩得無影無蹤」。

 

  有分析認為,演習是針對21日開始的美韓「乙支自由衛士」 聯合軍事演習的對抗措施。此外,南韓專家普遍認為此次發射是「對抗美韓演習的軍事演習的一環」。

 

  朝鮮一直通過軍事挑釁回應美韓每年春夏季的軍事演習。2016年夏季在美韓演習期間發射了潛射彈道導彈(SLBM)。2017年3月,發射4枚「飛毛腿」彈道導彈的改進型。南韓東國大學教授高有煥指出,「只要遇到美韓軍事演習,朝鮮必定舉行應對演習」。

  

 

  各國將加快對朝鮮發射的飛行物進行分析。南韓總統府相關人士26日當天推測稱,是「300毫米的多管火箭炮」。表示「(朝鮮此舉)明顯不是戰略性挑釁」。美國太平洋艦隊最初發佈分析稱,朝鮮發射了3枚短程彈道導彈,均遭遇失敗。但隨後改口稱,2枚沒有失敗,飛行了250公里。

 

  詳細分析將在今後進行,但毫無疑問的是,朝鮮並未發射之前預告的瞄準美屬關島海域的遠端導彈。南韓麟蹄大學教授金煉鐵認為,「美國川普政權開始展現出摸索緩解緊張局面的姿態,朝鮮或許也考慮了挑釁的程度」。

 

  短程導彈和火箭對於南韓和駐韓美軍來説屬於嚴重威脅。朝鮮或許意在炫耀對南韓的攻擊能力,對美國的先發制人攻擊進行牽制。此外,朝鮮還透露出希望吸引美國進行對話以分化日美韓的意圖。目前美國希望避免本土遭受導彈攻擊。

 


   

  儘管朝鮮目前僅進行「點到為止的挑釁」,但其推進核導開發的基本路線沒有改變。金煉鐵指出,「完成(核武器與彈道導彈)需要實施進一步試驗。如果美國沒有發出進行對話的明確信號,難以排除朝鮮重啟試驗的可能性」。

 

  8月28日是朝鮮的海軍紀念日、9月9日是建國紀念日等。8月23日,朝鮮媒體刊登了疑似新型潛射導彈「北極星3」 的設計圖照片,暗示將進行發射。

 

  9月6、7日,俄羅斯海參崴將舉行東方經濟論壇。日俄韓首腦似乎將齊聚於此討論如何應對朝鮮核導問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鈴木壯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