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選後可能出現的三種局面

2017/10/11


       10月22日舉行投計票的日本眾議院選舉將圍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民黨總裁)提出的勝負線(自民、公明兩黨獲得過半數的233議席)展開攻防戰。執政黨如果能獲得過半數議席,安倍打算繼續執政。不過,即使安倍達成目標,如果自民黨單獨的議席數低於過半數等,議席大幅減少,首相的凝聚力也會降低,政權運營將變得不透明。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設想了選舉結束後可能出現的主要狀況。

     

聆聽候選人街頭演説的日本選民(10日,岩手縣一關市)

       

 

      情況1:自民黨單獨維持過半數 

 

      如果自民黨單獨維持過半數議席,與公明黨加在一起,執政黨能穩定確保過半數議席的話,自民、公明政權將得以延續。安倍在10月10日的日本放送協會(NHK)節目中表示:「在選擇政權的選舉中,從哪方勢力獲得了過半數議席可以看出勝負線。獲得過半數議席的一方將成為執政黨」,再次將執政黨獲得過半數議席定為勝負線。

 

      事實上,執政黨獲得過半數議席的目標即使自民加上公明兩黨合計比目前減少約90個議席也能達成,自民黨內有聲音強烈認為「目標太低」。安倍決定在臨時國會伊始解散眾議院的目的是想恢復因7月在東京都議會選舉中大敗而降低的凝聚力。安倍要想在選舉結束後再次推進強勁的政權運營,不但需要執政黨維持過半數議席,還要確保一定的議席數。

 

      在9月自民黨實施的輿論調查中,預測如果實施大選自民、公明兩黨的議席數超過280個,這讓安倍作出了解散眾議院的判斷。發佈公告前,自民黨的議席數為290個,公明黨為34個。自民黨內有觀點認為,如果公明黨能維持現有議席數,「(自民黨)議席數減少30~40個」也沒問題。因此,分析認為,如果自民黨單獨能確保絕對穩定數量的議席(261個),安倍將接近「獨大」狀態,政權運營將再次步入穩定的軌道。

    

   

      絕對穩定數量的議席是指,佔據常任委員長的位置,而且委員數量也超過在野黨。這樣的話,執政黨的國會運營將處於穩定。

  

      希望之黨因對民進黨的自由派進行「篩選」等遭到輿論抗議,出現失速跡象。如果自民黨單獨獲得絕對穩定數量的議席,自民、公明兩黨能確保提出修憲動議所需的三分之二議席。即使自民、公明兩黨失去眾議院解散前維持的三分之二議席,只要與對修憲持積極態度的希望之黨和日本維新會等合作的話,修憲討論依然能取得進展。

 

      情況2:自民黨單獨低於半數

 

      即使自民、公明兩黨維持過半數議席,如果自民黨單獨獲得的議席數低於半數等,議席大幅減少50個以上的話,政治局勢也可能會發生變化。自民黨內開始出現「趕安倍下臺」的觀點,也有觀點猜測,希望之黨會趁自民黨混亂之際,加緊向政權靠攏。

 

      安倍在10月10日的NHK節目中強調:「這是一次不確定執政黨能否獲得過半數議席的選舉」。在主張推遲消費稅增稅的上屆(2014年12月)眾議院選舉中,安倍也提出執政黨獲得過半數議席的勝負線。最終,自民、公明兩黨確保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席,大獲全勝。此次除眾議院額定議席數減少10個外,預計還會受到上次大勝的反作用影響,很多觀點都認為執政黨的議席將減少。

 


 

      安倍在NHK的節目中還指出,如果執政黨維持過半數議席,「必須認為是(選民)為尋求政治穩定而投了過半數選票。因此自民黨不能起內訌」。

 

      實際上,自民黨內有聲音認為:「單獨獲得的議席數低於過半數自不必説,減少50個議席就要負責任」。如若出現這一情況,安倍在2018年秋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也很可能難以實現3連任。安倍的發言為議席數大幅減少提前設了防線,可能是為了避免選舉結束後政局發生混亂。

 

      另一方面,自民黨內有觀點猜測,希望之黨的黨魁小池百合子「可能會趁自民黨內混亂之機來尋求合作」。還有觀點認為,與小池關係密切的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及總務相野田聖子就任自民黨總裁的話,就能與希望之黨合作。

 

      關於眾議院選舉結束後在特別國會上實施的首相提名選舉,希望之黨沒有公佈應對措施,只表示在選舉結束後再決定,可能會推舉安倍以外的自民黨候選人。

 

      情況3:執政黨跌破半數

 

      如果自民、公明兩黨獲得的議席數低於過半數,安倍打算下臺。不過希望之黨推舉的候選人也只有235名,只是勉強高於半數。即使自民、公明兩黨低於過半數,希望之黨也很難單獨接替政權。可能會以希望之黨為中心,與自民黨、公明黨和維新會合作實現聯合政權。

 

      安倍在10日的NHK節目中表示,如果執政黨議席數低於半數,「我們將失去政權,我必須為此負責」,表達了若出現這一情況將引咎辭職的意向。希望之黨黨魁小池在10日的街頭演説中表示:「用大家的一票來結束‘安倍獨大政治’吧」,明確了與安倍對抗的決心。小池只是想逼安倍下臺。

 

      小池被認為當初描繪了博得國民支援後一舉奪取政權的構想。但希望之黨根據「排除的邏輯」對民進黨的保守派和自由派區別對待,這遭到輿論的反對,因此最終勉強才推舉了過半數的候選人。

 

      希望之黨不但候選人數量比當初設想的少,而且在部分選舉區還要與民進黨自由派議員組建的立憲民主黨競爭,單獨獲得政權變得困難。即使執政黨的議席數低於半數,安倍被迫下臺,要想奪得政權,也必須與其他黨合作。

 

      希望之黨的基本理念與立憲民主黨和共産黨不同,與目前的在野黨勢力合作似乎比較困難。分析認為,將探索與修憲和安保立場相似的自民黨、公明黨及維新會合作。眾議院選舉結束後,自民、公明兩黨在參議院也將繼續維持過半數議席。即使從參議院的局勢來考慮,與自民黨和公明黨等合作也是比較現實的選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